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社科論文 > 正文

以“四個一”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人心根基

作者:周晶容來源:《河南經濟報》日期:2025-02-19人氣:28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指出,“各族人民都有一個共同家園,就是中國;都有一個共同身份,就是中華民族;都有一個共同名字,就是中國人;都有一個共同夢想,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共同家園歸屬、共同身份認同、共同國民稱謂、共同前途命運四個維度清晰呈現了56個民族多元一體,共同締造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現實歸屬和未來命運。要深刻理解“四個一”的內涵、意義和要求,洞悉各族人民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主體性、共同性和有效性,以“四個一”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歷史意識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打下堅實的人心根基。

一、在理解“四個一”的深刻內涵中確立各族人民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主體性

中國作為各族人民的共同家園,是區(qū)隔出“自己人”與“外來人”的地理邊界和心理邊界,不僅是各族人民生息繁衍、安居樂業(yè)的物質性實體空間,更是他們用文化鑄造的情感依托和精神空間。中國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國家形態(tài)描述,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

中華民族作為各族人民的共同身份,是“世界之中國”產物,本質是中國各民族一體,其中的每個人都具有中華民族的身份符號。中華民族是以“民族意識”為核心凝聚起來的具有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的人們共同體,是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下多民族共同融合形成的統(tǒng)一體。

中國人作為各族人民的共同名字,是各族同胞面對世界的一個具有專屬性的自我稱謂,是對個體自我、關系自我、群體自我的認知,是基于文化認同和民族自信的自我身份表達。中國人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實體形態(tài)的構成要素,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強大的內生動力。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夢想,也是各民族自己的夢,根本的在于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實干,需要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構建設立了持續(xù)前進的目標,揭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和未來發(fā)展走向。

家園、身份、名字和夢想都是人對自己的生活世界主位的表達,其落腳點都是個體的人。“四個一”的科學內涵,不僅是對各族人民整體性的思考,強調了政治、地域、制度、文化等的統(tǒng)一,也是對各族人民自覺、自為、自由的主體性的表達,確證了各族人民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本質力量。各族人民要深刻理解“四個一”深刻內涵,將對偉大國家、偉大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和榮譽感內化為“共同體”蘊意,成為有共同體意識的人群。中華民族共同體作為各族人民構成的統(tǒng)一體,其構建是具有主體性的社會政治工程,要牢牢把握人的主體性的內核,積累與強化各族人民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現實基礎,充分體現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重視人的主體性的保障和發(fā)展。在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過程中進一步彰顯各族人民的主體性,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奠定“人心”基礎。

二、在強調“四個一”的價值引領中增進各族人民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共同性

從國家的視角定位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是國家層面的民族實體,是政治意義上的共同體,具有“家國同構”的內在結構,與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同步共生。首先,國家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具有同構性,其構成要素都是56個民族;其次,兩者的利益一致,都是以各族人民的利益為根本;最后兩者都是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下形成的。在此意義上,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必須成為有效國家建設的一部分,各民族凝聚合力塑造一個完整統(tǒng)一的現代國家形象。

從各民族的關系解讀中華民族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族人民是一個血脈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經濟相依、情感相親的關系。中華民族共同體正是對這種關系的理論表達,將“中華民族是一個整體”更為清晰明確地以“共同體”的形式呈現出來了,也是這一關系的實踐結果,是各民族日益相互依賴、命運與共的產物,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歷史必然。

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是指由共同的利益和價值追求形成的聯合體,其中每個成員的前途命運都是緊密聯系的,共同解決問題,實現更高層次的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是56個民族構成的統(tǒng)一體,各個成員具有共同的歷史命運和光明前途,其本質上也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因此,要強化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認同意識,推動中華民族成為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

共同的家園、身份、名字和夢想彰顯了各族人民是命運共同體的實質,實現了集體心靈的依托。“四個一”的價值引領,不僅從個體的角度強調了各族人民對隸屬于中華民族共同體一員的認同,對“四個一”的認同,也從整體的角度強調了要不斷增進中華民族政治、利益、文化、社會、情感等各領域共同性。馬克思指出,“并沒有什么唯一的民族特征,而只有各種特征的總和?!备髯迦嗣褚谧裱八膫€一”的價值引領,以增進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異性為原則,將重點放在增進政治認同,保持政治發(fā)展上的內生共同性,同時,也要增進經濟共同體和文化共同體,使各民族在經濟上連為一體,在共同的文化場域中,實現好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偠灾?,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一個聯結性的聚合實體,共同性是其存續(xù)基礎和發(fā)展方向,要以增進共同性作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價值旨歸,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系緊“人心”紐帶。

三、在踐行“四個一”的實踐要求中彰顯各族人民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有效性

以黨的全面領導鞏固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中國共產黨是各族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是各民族取得團結統(tǒng)一、擺脫貧困、走向現代化等歷史性成就的根本所在,帶領著各族人民在自我繁衍生息和共創(chuàng)中華的歷史實踐中擁有了共同的歷史記憶和奮斗經歷。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增強各族人民的政治認同感,形成最大的共識,以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

以共同富裕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物質基礎。共同富裕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重要內容,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應有之義,旨在實現各族人民共建共享共富。要堅持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刻認識發(fā)展經濟與和獲得人心的緊密聯系,以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政策提供支持,抓實經濟發(fā)展各項工作,滿足各族人民的多元化需求,以實實在在的發(fā)展成果提升全體人民的獲得感,將共同體意識融入血脈,以持續(xù)的精神意志和豐厚財富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

以文化互鑒融通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各個民族的文化民族在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的過程中積淀而成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豐厚土壤。各民族要有篩選性地繼承和弘揚本民族文化,尊重欣賞不同文化,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樹立文化共同體意識,以文化引領中華民族精神家園建設,形成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的精神氣質和價值取向,為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注入不竭的精神動力。

各族人民都有共同的家園、身份、名字和夢想,在交流交往交融的過程中造就了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凝心共筑中國夢的和諧局面,彰顯出中華民族共融共通的實踐指向。“四個一”的實踐要求,不僅是對各族人民團結奮斗歷程的總結和肯定,也為中華民族共同體今后的發(fā)展提供了實踐方向。各族人民要在“四個一”的要求下,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演進機制、歷史進程及發(fā)展規(guī)律為基礎,以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的系列論述為基本遵循,從思想上深刻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本體發(fā)展和意識鑄牢,增強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實踐自覺。各族人民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有效性實質就是能力和目標的實現過程,要以各族人民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新成就顯現其有效性,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凝聚“人心”力量。


文章來源:  《河南經濟報》   http://m.12-baidu.cn/w/qt/34236.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