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史觀啟發(fā)當代青年大學生自我持續(xù)構建世界觀
當今世界全球化趨勢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勢不可擋,國家、社會、民族的建設發(fā)展都正在經歷不同人類文明碰撞融合滾滾大潮的洗禮,舊的世界秩序正在慢慢崩塌,新的世界秩序正在慢慢匯聚,從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角度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血管里流淌的是融合優(yōu)秀人類發(fā)展文明的知識和智慧。以“中國夢”為概念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崛起,對作為未來國家接班人和建設者的當代青年大學生提出了要具備世界視野與歷史縱深感思想水平的要求,作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近十余年的立德樹人過程中,積累出一條用文明史觀啟發(fā)大學生自我持續(xù)構建世界觀的工作方法。
一、文明史觀是培養(yǎng)世界觀概念的突破口
文明史觀1,通常被稱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歷史的一種理論模式。最初產生于啟蒙運動時期。文明史觀認為,一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從本質上說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
世界觀2(World Views)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狹隘地講,世界觀是由人們對整個人類社會以及人與人類社會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逐步豐富擴展至整個世界范疇的。如果談到先人類社會還是先世界的次序問題,世界觀培養(yǎng)的根本目的還包括:警示人類子孫萬代,作為人與自然聯(lián)系的紐帶科技,在歷史上推動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人類社會秩序的大調整、大動蕩,文明的發(fā)展進步不能總是以革命為手段,總是以犧牲甚至毀滅為代價。
世界觀是一個人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觀建立于一個人對自然、人生、社會和精神的科學的、系統(tǒng)的、豐富的認識基礎上,它包括自然觀、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歷史觀。世界觀不僅僅是認識問題,而且還包括堅定的信念和積極的行動。正是因為這個特性,培養(yǎng)什么樣的世界觀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世界觀也是一個富含內在邏輯的開放性概念,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發(fā)展不斷螺旋性躍升,其發(fā)展體現(xiàn)、促進了人類社會的文明發(fā)展趨勢,而不是某個起突破作用社會結構的發(fā)展趨勢,它本身就是有歷史進程的概念。
作為歷史觀重要組成部分的文明史觀交叉重疊了發(fā)散的文明與線性的歷史的雙重作用,既把人類各個歷史時期的文明多樣性表現(xiàn)出來,又把消亡和鮮活的文明內在的邏輯因果關系突顯出來,文明史觀最具豐富、直接的世界觀四維屬性。文明史觀的著眼點與落腳點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特點,同時其自身又飽含了浩瀚的自然科技知識,是在思想層面人與自然互為依托的極佳結合,最貼近人類思想進步理性感性相輔相成的漸進性規(guī)律。
二、文明史觀在青年大學生世界觀培養(yǎng)體系中的契合性
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性不夠成熟的原因,在于知識結構簡單,人生閱歷不深,感性認識作用大于理性認識作用,容易一葉障目。在提高青年大學生思想理性水平時,根本方法是要引導學生對人類社會進行一個大的對比分析,簡單講也就是大歷史觀的樹立,人類社會如此大的知識結構的建立不可能滿足大部分青年大學生的功利心理需求,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從人類社會知識結構中抽取代表特征明顯的局部結構,以小見大,才能在時間和空間上貼近青年大學生思想進步的實際。歷史觀下的文明史觀在此問題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一是文明史觀是一個跳躍的思維方式,關注的要點是人類文明發(fā)展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知識系統(tǒng),忽略了歷史中大量繁雜的指向性不強的內容,從而節(jié)省了時間和精力,能迎合青年大學生思維活躍、急功近利的思想特點;二是文明史觀所關注的知識系統(tǒng)是是社會主體宏觀結構,其系統(tǒng)主要圍繞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科技、軍事、情感結構搭建,能充分包容青年大學生原始求知欲;三是文明史觀蘊含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先進文明,能充分滿足青年大學生特立獨行的心理需求:四是文明史觀的建立過程依一貫之的是大視野的因果邏輯關系,其建立過程能潛移默化引導學生樹立長遠意識和全局觀,最終形成較為系統(tǒng)的世界觀。
三、啟發(fā)青年大學生構建文明史觀需要正視的三個問題
文明史觀的本質屬性,決定其構建是一個極其漫長復雜的過程,而聚焦快節(jié)奏的當代,面對競爭激烈的社會環(huán)境,想引導當代大學生克服感性重壓困難,花大量時間通過對文明史觀的學習實現(xiàn)我們立德樹人的目的,需要正視三個問題。
1、正視青年大學生功利思想。中國的追趕受全球化影響,時不我待,社會氛圍浮躁,急功近利思想意識明顯,作為涉世未深的青年學生,不可能不被沾染,培養(yǎng)青年學生樹立“三觀”不能忽略外部環(huán)境的巨大作用,特別是在教育培養(yǎng)過程中,切忌回避,雖然根本的方法是還是引導他們樹立長遠觀念,但就“三觀”而三觀的簡單的正面灌輸,不可能抵擋社會現(xiàn)實的沖擊。
2、正視青年大學生思想進步的漸進性。無論是遠大的理想抱負還是長遠觀念,其形成的前提是堅實的思想基礎,思想基礎的形成來源于多層面、多系統(tǒng)的立體比較,這種比較的載體只有歷史,無論人類社會的歷史還是人類探索自然科學的歷史,都是一個巨大的系統(tǒng)性結構,正是了解這個巨大結構的時間要求,導致了青年學生思想進步的漸進性。
3、正視青年大學生人性的現(xiàn)實需求。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排除萬難,開創(chuàng)一條沒有成功經驗可以借鑒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千頭萬緒下,精神文明建設沒有完全跟上物質文明建設的發(fā)展要求,特別是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如果放到青年學生層面,涉世不深的青年學生稚嫩人性當中折射出的不健康名利觀,很容易誤導他們目光短淺、爭名逐利,甚至陷入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低級趣味陷井,選擇了錯誤的人生道路,在當前國內國際背景下,這種思想認識是有其客觀存在基礎的,如果我們回避這個現(xiàn)實,也就關上了交流溝通之門,培養(yǎng)也就無從談起了。
實事求是是我黨強大的思想武器,在當前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攻堅階段,發(fā)揮這一強大思想武器的作用是克服一切困難的根本方法。
四、啟發(fā)青年大學生構建文明史觀的基本方法
對經歷過中國高考的青年大學生進行心理、思想層面的SWOT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抓住他們特立獨行的心理特點,選準求知欲切入點,通過不斷豐富推薦書目名錄方式,采取創(chuàng)新性思維模式訓練的方法,就能逐步激發(fā)他們對文明史觀的興趣,引導他們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開始積累人類文明的知識,逐步搭建復合知識結構,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思想認識,從而實現(xiàn)引導青年大學生進入自我培養(yǎng)軌道的人才培養(yǎng)機制建設目標。
1、特立獨行的心理特點。20多歲年青人的心理特征是青年大學生特立獨行特點的生物學基因;中國悠久的歷史,多樣的文明是青年大學生特立獨行特點的文化基因;在此基礎上,當代經歷過中國高考,能進入到“211”工程以上高校的青年大學生從人性上來講都比同齡人具有更強烈的主觀意識。特立獨行的特點,在一定程度決定了針對這些對象的教育,引導方法效果遠大于管理方法效果。
2、求知欲切入點:特立獨行的心理特點,有一個外在表現(xiàn)形式,針對青年大學生來講,更多的是思想認識的標新立異,即使有些外在的形式,也只是這種思想認識的釋放。這種現(xiàn)象源于人類進化過程一個重要的特征學習、求知欲,發(fā)揮這種把人類區(qū)別于其它物種的源動力作用,是符合人類個體成長規(guī)律的客觀事實。具體來講,青年大學生對外部世界的求知需求從現(xiàn)代社會結構中可歸為七大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科技、軍事、情感??舍槍η嗄甏髮W生對七大類中思想最敏感的結構切入,建立教育主體與客體的溝通渠道,為下一步引導創(chuàng)造條件。很重要的一點,對世界的認識也好、人類思想的認識也好,都是完整的一體,只是從提高效率而言,當今文明更多采取分割的思維方式進行傳播,但融會貫通才是真正的教育目的。
3、豐富推薦書目名錄:推薦書目是大學教育經過檢驗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文明史觀是一個近哲學層面的結構,是青年大學生自我培養(yǎng)到一定階段才能理解的范疇,所以,從推薦書目名錄角度,不能急于采取正面引導的方式,首先要遵循興趣引導的切入點原則,逐步深入,先以七大類為結構,尋找青年大學生敏感度高的中外歷史、宗教、文學、人物傳記等為第一層次確立推薦書目;其次是針對大的學科分類,突出學科中連續(xù)劃時代重大人物、事件、技術的歷史記載為第二層次確立推薦書目;其三是突出融合前兩個階段特征,確立包括李約瑟、費正清、崔瑞德、黃仁宇等偏西方思維方式的大家關于中國文明史的系統(tǒng)性著作書目;四是突出東西方文明沖突融合特征,確立東西方思想、宗教、科技史推薦書目。作為一個青年大學生,從本科到博士階段能完成前三個階段的閱讀學習,知識的內在邏輯就會引導他們按圖索驥,進入到自我培養(yǎng)的軌道之中。
4、創(chuàng)新型思維模式訓練的方法:中國教育行政化體制具有在一定程度上割裂學科之間聯(lián)系的特點,在社會發(fā)展初期,有成熟經驗借鑒條件下,這種模式效率很高,但當社會發(fā)展進入超越突破階段,時代呼喚交叉融合創(chuàng)新,其體制封閉、創(chuàng)新乏力的弊端就突顯出來。就青年大學生創(chuàng)新型思維培養(yǎng)而言,落地在從思想上激發(fā)引導青年大學生通過去學習了解其它學科知識興趣,形成大歷史觀、大學科觀、大創(chuàng)新觀上。當代青年大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是社會網絡化的,信息失真現(xiàn)象嚴重;心理特征是自我的,對外界權威認知分散;面對這些不利因素,從效率上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在提高改善自身知識結構的基礎上,采取導師分類輔導形式,與學生進行以推薦書目為核心的學習心得交流,通過發(fā)揮自身知識結構豐富優(yōu)勢,大開大合的勾勒人類文明軌跡,對接青年大學生跳躍式思維方式,激發(fā)他們的競爭好勝心理,從而在引導他們開展科學研究、進行創(chuàng)新型思維模式訓練的同時,逐步建立起文明史觀。
世界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明史觀是為青年大學生構建世界觀,在思想層面搭建的一條連接理想與現(xiàn)實的橋梁,然而作為支撐文明史觀構建所需知識框架基礎的推薦書目體系,雖經歷百余年,但仍然沒有形成完整系統(tǒng),這將成為我們推動青年大學生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的一個突破口。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m.12-baidu.cn/w/wy/63.html
- 為什么發(fā)表論文都不開雜志社的發(fā)票呢?
- 2021-2022年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列表-理科南大核心目錄完整版
- 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列表(2023-2024年度)南大核心目錄
- 融媒體環(huán)境下地方新聞網站媒體的發(fā)展路徑
- 創(chuàng)新與繼承:70周年獻禮片“三杰”研究
- 人本導向下的城市更新規(guī)劃思路探索——以上海松江區(qū)中山街道老城區(qū)為例
- 預制裝配式地鐵車站施工技術
- 從框架理論看“中國學習的人”
- 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古都洛陽城市形象建構與傳播探析
- 價值工程在房地產開發(fā)管理分工中應用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