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時代如何使政協文史資料“活起來”
文史工作是人民政協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政協履行職能的一種重要形式,這些文史資料充分發(fā)揮了“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作用,在資政參考、擴大愛國統一戰(zhàn)線的團結和聯系、對廣大人民群眾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發(fā)揮了獨特的作用。但由于部分文史資料年代久遠,保存不易,無法很好發(fā)揮文史資料“為時代立鑒、為祖國立史、為人民立言”的初心和使命。如何適應大數據時代“互聯網+文史”的新要求,為統戰(zhàn)工作、文化活動提供網絡宣傳和交流平臺就成為了重要課題。
在融媒體時代的大環(huán)境下,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文史資料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建立文史資料數字文史資料館,借助網站及新媒體,實現對文史資料信息資源進行整合,統一管理,統一提供利用,可實現文史資料與社會進行信息資源共享。文史資料不受時間、空間、數量的局限,服務的對象、范圍和領域得到發(fā)展,從而為消滅“信息孤島”,實現信息共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將進一步增強和擴展傳統文史資料的功能,進一步提高文史資料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價值。2018年4月,由廣東省政協與南方新聞網合力打造的“文史廣東”網站正式上線,這是用好互聯網拓展傳播途徑、擴大覆蓋范圍、搶占新陣地的積極嘗試,是主流媒體的職責所在,實現了文史資料的永久保存、便捷查詢、實時共享。
平臺化:打造三大平臺 突出六大功能
政府網站作為我國黨政機關在互聯網上主要載體,是向社會發(fā)布權威信息、提供一站式網上服務與政策解讀回應的重要官方傳播平臺,其戰(zhàn)略地位尤為重要?!拔氖窂V東”網站作為廣東省政協自主可控、傳播力強的主流平臺,在欄目設置上重點突出“三親”特色、時代特色、嶺南特色,共設時代記憶、政協憶事、人物春秋、廣東藝博、文史館、史海拾遺、嶺南風物、學習研討、精品書刊等13個一級欄目。該網站力爭打造三大平臺,即:文史資料共享平臺,;文史網上宣傳平臺,文史網上互動平臺。
在網站功能設置上,開發(fā)了海量數據庫、信息發(fā)布、信息檢索、流量統計、響應式布局、在線投稿等六大功能,可為廣大網民和政協委提供實時便捷的文史資料查詢服務。
數據化:實現永續(xù)保存和傳播共享
面對篇幅繁多、內容龐雜的大量文獻,如何開發(fā)利用其中的史料價值,對文史資料進行數字化,建立多種檢索渠道的數據庫,是使文史資料得以長久保存和有效利用的最佳途徑?!拔氖窂V東”網站開發(fā)了獨立的文史資料數據庫,以云計算、大數據處理等新技術為關鍵支撐,以服務實戰(zhàn)應用為根本目標,強化信息資源梳理整合,實現數據歸集、數據整理、數據共享、數據分析等功能,使廣東文史數據庫在同類產品中處于領先地位。
該數據覆蓋了圖書、期刊、視頻、音頻、圖片等全媒體文史數字資源,是具有儲存海量文史資料及便捷查詢功能的數據庫平臺,實現了文史資料的永續(xù)保存和傳播共享,滿足互聯網時代人們的閱讀習慣和信息交流需求。
在該數據庫的設計中,南方網依照廣義分類學中信息分類學標準,創(chuàng)新提出了文史資料的“四維分類法”,即內容維度、時間維度、地區(qū)維度和類型維度,在四個維度下分別設置了不同的分類標簽?!拔氖窂V東”數據庫包括政治、法律、經濟、軍事、文化、文學藝術、科學、教育、體育、交通運輸、醫(yī)學衛(wèi)生、社會、人物、事件、綜合等十五大類別,以“三親”筆觸,真實記錄了從明代至改革開放新時代,廣東重大歷史事件和發(fā)展變化,是一張張介紹、宣傳廣東的亮麗名片,具有珍貴的文史、藝術價值。數據庫提供文章列表圖文顯示、全文檢索等核心功能。
數據庫上線運行改變了過去那種只管留存、不管傳播,只管征集、不管利用的做法,是“互聯網+文史資料”的呈現新形態(tài),喚醒了“故紙堆”中的重要文史資料,實現了文史資料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移動化:搶占新媒體傳播高地
據統計,當前用戶移動閱讀習慣進一步養(yǎng)成,近七成用戶更多使用移動終端閱讀新聞資訊。手機版網站因其具有兼容性強、閱讀方便、加載迅速、界面友好、簡單易用而成為目前公眾閱讀的新趨勢。同時,隨著微信和微博數量的快速增長和影響力的逐步提升,它在政府信息公開、政府與公眾互動溝通、在線政務服務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凸顯,眾多黨政機關已通過微信、微博實現“動動手指滑滑屏”完成“指尖上的信息發(fā)布和政民對話”。國務院辦公廳于去年印發(fā)了《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首次對政務新媒體提出要求,這是網絡時代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的必然要求,讓政府的信息和聲音通過新媒體送達,使政策更容易被老百姓所理解、所接受。
基于以上考慮,“文史廣東”網站進行了手機版網站的開發(fā)與適配,實現了響應式布局,秉承了安全、穩(wěn)定、靈活、易用、實用、可擴展性、核心功能突出的原則進行功能設計和開發(fā),兼具信息發(fā)布、專業(yè)數據庫、信息檢索、后臺管理等功能,打造定位明確、特色鮮明、功能實用、覆蓋廣泛、交互性強、界面友好的文史資料服務與共享平臺。
此外,“文史廣東”網站還擬開設微信訂閱號,以公眾信息需求為中心,把握微信發(fā)布的特點,及時、準確向社會發(fā)布權威信息,適時回應熱點問題。根據文史熱點,全年計劃適時推出適合手機閱覽和推送的微專題頁面,即H5頁面,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用趣味的話題、活潑的設計、通俗易懂的語言、豐富的表現形式吸引廣大網友的關注。
本文來源:《記者搖籃》:http://m.12-baidu.cn/w/xf/22732.html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