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防水防滲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實踐探索

作者:朱明野來源:《城市住宅》日期:2021-01-25人氣:778

滲漏問題對于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壽命具有重要影響,如果有關方面存在問題,那么將會增加后續(xù)的維管成本,還會影響建筑物正常使用,嚴重者,還會誘發(fā)其他方面的問題。因此,需要對建筑物防水防滲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增強這一技術應用的合理性,規(guī)避盲目使用相應技術帶來的質量問題。與此同時,還要綜合考慮這一技術與整個項目建設之間的關系,從可持續(xù)發(fā)展、全壽命周期管理等角度對這一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

1  建筑施工中滲漏問題誘發(fā)因素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滲漏問題的影響因素相對較多,需要根據(jù)影響因素選擇適宜的防水防滲技術,并有效應用,規(guī)避滲漏問題的出現(xiàn)。經(jīng)過總結,相關方面影響因素可以分為環(huán)境因素、技術因素、人員因素、設計因素、材料因素5個方面。

1.1  環(huán)境因素

隨著建筑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建筑工程的施工環(huán)境也日漸復雜,對于防水防滲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環(huán)境因素是整個防水防滲問題控制的關鍵。例如,某區(qū)域地下水位較高、降雨量豐富、土層防滲能力較弱、地勢海拔較低,容易產(chǎn)生積水等等,這都會為防水防滲施工帶來一定困難,因此,需要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做好環(huán)境勘查工作,為防水防滲施工提供依據(jù)。 1.2  技術因素

建筑施工需要選擇合理的技術解決滲漏問題,技術是否能夠滿足實際要求至關重要。通常情況下,地表水都是經(jīng)過管線和溝渠進行排放,在一些建筑物的頂部,會設置相應的排水管和防水層,而對于一些土質松軟、含水率較高的地層也需要做好防水防滲工作,以免地下水滲透從而影響基礎穩(wěn)定性,產(chǎn)生安全問題。有關方面的技術主要包括防水墊層的設置、灌注樁的應用等等[1]。

1.3  人員因素

在整個防水防滲施工過程中,需要具體工作人員完成相應操作,如果工作人員操作不規(guī)范,存在經(jīng)驗不足、意識較差、專業(yè)能力較弱等情況,那么會影響施工質量,從而導致防水防滲工作不到位,沒有按照設計要求落實,產(chǎn)生質量問題。除此以外,作為工程項目的管理人員,是否能夠按照相應要求對防水防滲施工進行檢查、驗收和指導,也會影響這一工作的質量,尤其是一些隱蔽性工程,如果檢查工作不及時,將會帶來嚴重安全隱患。

1.4  設計因素

設計是整個施工的依據(jù),設計過程中是否能夠對防水防滲情況進行綜合考量,并且結合工程實際特點、當?shù)亟邓闆r等進行設計會直接影響施工質量。例如,一些設計人員只考慮成本問題、建筑物的功能問題,對于防水防滲方面沒有提高重視,使用常規(guī)性的防水防滲方案,難以滿足現(xiàn)實需求,致使建筑物使用之后會產(chǎn)生滲漏問題。所以,設計時需要綜合考量相關目標的實現(xiàn),消除內部矛盾[2]。

1.5  材料因素

材料質量控制是整個建筑施工管理的關鍵,防水防滲工程施工也要對其提高重視。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需要選擇一些質量合規(guī)的防水材料,在使用之前進行相應的防水試驗,如果不符合要求,則不能用于施工之中。除此以外,還要消除在有關方面的片面性思想,進行長久考慮,雖然一些材料能夠滿足現(xiàn)有目標,成本投入較低,但是會為后續(xù)的維管帶來較大困難,使用壽命較短,那么則需要對其進行更換。

2  防水防滲技術應用理念

防水防滲技術應用應該掌握其要點,保證技術應用效果,體現(xiàn)實效性、可操作性、協(xié)調性和全生命周期性。

實效性  防水防滲技術需要根據(jù)工程實際情況和施工環(huán)境進行選擇,保證其能夠起到防水防滲的作用,規(guī)避經(jīng)驗主義、盲目設計、局限思維等帶來的設計缺陷,應立足于對現(xiàn)實問題的解決。

可操作性  建筑工程施工較為復雜,尤其是一些大規(guī)模的工程項目,周期較長,影響因素較多。對于防水防滲技術選擇而言,必須具有可操作性,適用于該項工程即可,操作過于復雜會增加質量風險,還會影響工程進度,不符合優(yōu)質高效的建筑理念。

協(xié)調性  建筑工程管理內容包括質量、進度、安全、成本等等,防水防滲技術選擇必須要體現(xiàn)協(xié)調性,消除內部矛盾,有助于相關目標的實現(xiàn)。單純考慮某一方面的目標實現(xiàn)是不科學的。例如,為了節(jié)約成本,使用一些質量較差的防水材料,這不但產(chǎn)生質量隱患,還會影響相關方的社會認可度。

4)全生命周期性  任何建筑都會存在使用壽命,防水防滲工作也要考慮建筑的使用壽命,避免防水防滲工作較差,使用一定時間后,需要重新進行防水防滲處理的情況發(fā)生,這會增加相應的成本,還會影響建筑的正常使用?;诖耍ㄖO計人員應該對此提高重視,有效使用全壽命周期理念[3]。

3  防水防滲技術應用策略

3.1  做好施工前的環(huán)境勘察工作

在未進行施工之前,需要組建專業(yè)化的地質環(huán)境勘查團隊,使用現(xiàn)代化設備,多方面搜集相應的材料和信息,作為防水防滲設計的基礎。具體包括土層滲透率、最大降水量、最大降水量發(fā)生的時節(jié)、溫度情況、地層結構、地下水位高度等等,保證防水防滲設計的合理性。除此以外,在這一過程中,要做到精細化,例如防水層的厚度設計,應該模擬相應的環(huán)境,降水量、水壓、溫度等都要與勘查所得的數(shù)據(jù)相對應,然后選擇相應的材料,合理進行厚度設計,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施工難度。通常情況下,相關工作都會由專業(yè)的地質勘查部門完成,在完成相關工作之后,需要與設計部門、施工部門等進行對接,召開相應的碰頭會,詳細進行有關情況的闡述,并給出一定的建議。

3.2  使用新型防水材料

進行防水材料的性價比分析,需要進行市場詢價,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材料成本,從而實現(xiàn)效益最大化。材料在運輸、存儲等過程中都要根據(jù)相關要求進行適當保護,防止其受到外界因素影響而發(fā)生破損和性能降低的情況,從而影響防水防滲效果。材料在使用之前,需要進行實驗驗證,保證材料符合要求,不能盲目使用。在新時期,一些高分子材料應用較廣,防水防滲性能較好,可以作為選擇對象[4-5]。

3.3  嚴格管控施工程序

在防水防滲施工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按照要求進行規(guī)范化施工,更需要管理人員進行全過程監(jiān)管,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消除隱患。以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為例進行具體說明:按照要求進行材料的配制,保證水、涂料等原材料配合比的合理性,且攪拌均勻,然后對材料進行粘稠度、含水率、抗壓能力等相應方面指標的檢測,滿足相關規(guī)定才能被應用于實踐之中。對于材料的使用需要遵循及時性的原則,避免材料配制完成后時間間隔較長,發(fā)生凝固現(xiàn)象,影響使用效果。通常情況下,材料配制完成后應該在3h以內用完。材料涂刷需要按照要求進行,第一次涂刷之后,需要待漿液干燥才能進行第二次涂刷,且涂層需要厚度均勻,差值在規(guī)定范圍之內。

3.4  防水防滲技術選擇合理

3.4.1  屋面施工中的防水防滲技術

均勻涂抹防水材料,并采用兩次,甚至更多次的涂抹,使其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防水材料涂抹需要注重過程控制,每一次涂抹完成之后,都要檢查其是否形成膜狀,是否存在漏洞,符合要求才能進行再次涂抹。在驗收之前,對于防水涂層進行注水測試,檢查前是否達到相應標準。屋面防水,還可以設置相應的墊層,作為防水墊層的材料主要以具有較強的抗腐蝕能力、耐高溫、對水滲透性較小為主,可以選擇高分子材料、油性材料等等。④屋面澆筑過程中,應該加強對混凝土強度、鋼筋保護層厚度等等的檢驗,保證無裂縫。⑤在屋頂還要設置相應的排水管道,作為雨水排放的主要途徑,防止雨水沉積帶來的滲漏問題,有關方面主要使用的是排水管。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還應該注重溫度的問題,尤其是北方城市,溫度較低,四季分明,排水管路需防止被凍裂,合理進行管材選擇。

3.4.2  地下室防水防滲技術

地下室排水主要使用的是回填土、相應排水設施、附加柔性防水層和結構自防水等技術措施。筆者認為,有關方面的技術要點如下:減小基礎土層的滲透性,通過灌注樁、回填土、壓實等處理,使原有的土層含水率降低,減少滲透性,這樣便可以方式地下水滲透;加強排水能力,設置相應的排水管道,及時將水排除,以免其對基礎的侵蝕;除了上述的方法以外,對于一些要求較高的建筑,地下室防水防滲還應該在建筑材料方面、建筑結構方面進行改進,使用一些防水材料,合理對建筑的強度和剛度進行設計,規(guī)避不均勻沉降帶來的滲漏問題。

4  結語

綜上所述,防水防滲施工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進行技術選擇,并且規(guī)范過程操作,減少人為因素、環(huán)境因素、材料因素、設計因素等帶來的影響,加強對整個施工過程的控制,按照相應要求進行驗收,保證建筑具有較強的防水防滲能力。與此同時,在實踐過程中,還應保證防水防滲設計的合理性,對有關方面施工進行全過程管理,立足長遠,使工程實現(xiàn)優(yōu)質高效。 


本文來源:《城市住宅》:http://m.12-baidu.cn/w/kj/12544.html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