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初中給材料作文教學策略研究

作者:彭越婷來源:《科教導刊》日期:2015-12-11人氣:1230

這篇文章主要是針對中學寫作中材料作文的寫作現(xiàn)象進行了深刻的剖析,現(xiàn)階段中學材料寫作在長期以來話題作文的影響下,學生逐漸對材料作文的寫作出現(xiàn)了懵懂的境地。學生往往抓不住寫作的主題,以及所表達的情感,同時也不能夠準確的表達出問題的中心內涵。所以本文主要是針對學生在材料作文的寫作時,所表現(xiàn)出的寫作的弊端,并予以充分的對策。

一、概念:

寫作:  寫作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實踐性精神創(chuàng)造活動。就其過程而言,寫作是借助書面語言傳遞信息,表達思想,情感和認識,制作文字作品的精神勞動。[1]

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根據所給材料和要求來寫文章的一種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點是要求學生依據材料來立意、構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來源,不能脫離材料所揭示的中心來寫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

二、初中給材料作文的寫作現(xiàn)狀:

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作文的題型通常是指作文命題的試卷所表現(xiàn)出來的外部形態(tài),在初中教學中比較常見和最流行的有三種寫作題型: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而初中給材料作文的一般題型大致分為四類:文字材料,圖片材料,音響材料和實物材料的作文命題。意由學生對材料的含義進行理解概括而確立,限制是比較寬松。

但是自1999年高考作文“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問世以來,話題作文這種奇葩就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其開放靈活的命題特征著實考出了考生的知識水平和創(chuàng)新精神。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命題的形式的弊病也不斷的顯著??忌菀撞骂}壓文,作文抄襲的現(xiàn)象頻頻發(fā)生。所以因此在2006年材料作文這種命題形式從新返回“舞臺”,同時也體現(xiàn)了高考作文命題思想的豐富多彩。使命題形式百花齊放,打破了話題作文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 但是問題就出現(xiàn)在在接受七年之久并習慣了“話題作文”寫作的方式后,應考的同學們在新的事物面前卻顯得捉襟見肘“倉促不安”。常常視材料作文為“洪水猛獸”,不知該如何應對。進而作文寫得不倫不類,即使是成文能力比較好的同學,也常顯得“英雄無用武之地”,才華無法彰顯,個性不得發(fā)揮。

三、初中給材料作文教學策略

(一)讀懂材料,全面把握

1.審題

(1)什么是審題

通常我們所說的審題就是領悟問題的主旨,它不僅是一種思維取向過程,也是寫好一篇文章重要前提。如果一篇文章的寫作所提供的是文字的材料,那么,就使得學生必須正確理解文字材料的意思。舉個例子來說:閱讀下面的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在北部的柿子園,農民在采摘自己的柿園的時候總會給喜鵲留一些柿子給他們過冬,然而據說,有一年冬天天特別的冷,下了很大的雪,幾百只找不到食物的喜鵲一夜之間被凍死了。在第二年的時候,柿子樹在開花結果的時候卻被毛毛蟲吃掉了,這時候沒有了喜鵲的幫助,農民們最后沒有收獲到一個柿子。從此農民改變了之前的態(tài)度,最后過上了富裕的生活。[2]

結合上面給出的材料,我們可以更好的解釋初中給材料作文的審題的概念,而所謂的審題,具體來說就是以下兩點:

a.審原材料:從材料中了解到第一段所講述的是喜鵲因為沒有食物吃,所以凍死了,隨之而來的是蟲災發(fā)生了。

材料的第二段講的是,人們從中受到了懲罰,所以再摘柿子時,留一些柿子,給喜鵲過冬。

材料的最后說的是,喜鵲感恩農民,所以保證了柿子的大豐收。

b.審話題:“留一些柿子在樹上”這個話題,所以要理清“柿子”的寓意,這樣就要求學生必須依原材料推敲,根據上面的分析出“柿子”其實是一種關愛的付出。

(2)怎樣審題

還是要結合上述的例子而言,首先通過閱讀材料中的文字并且找出材料的中心。將材料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合并,得出的寓意是農民應該在收獲的季節(jié)留一些柿子給喜鵲,這樣與第三段構成關系,從而形成話題。這樣在創(chuàng)作文章的時候文章的立意應該緊扣這兩大主題,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等主題。

(3)審題誤區(qū)

在初中給材料寫作的教學中,我們知道作為教師有義務也應該注意材料作文的審題的誤區(qū)。因為作為當下最流行的三種作文命題形式,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也是很容易區(qū)分錯誤的。這也使得我們在講材料作文的同時也會拿話題作文的命題作文來進行比較講解。我們知道,初中給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題的有機組成部分,往往是很具體,又有完整的寓意,命題從材料中進化而來,而文章的內容又是離不開材料的。而命題作文是根據題目的暗示,或者是關鍵的文字來確立的,話題作文是相對比較活躍的文體。所以日常最常見的有兩大誤區(qū):

a.誤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當作話題作文的材料。

這很容易使得學生在寫作中偏離主題。

例如:還是用上述所給的材料來舉例,通過對材料的分析,如果單純的把材料所給的文字命題為“愛護小動物”為題的話,這就偏離了材料所給的主題寓意,思路過多的偏向話題作文的創(chuàng)作。并沒有聯(lián)系材料的內容來創(chuàng)作,只是把材料所凸顯的一點進行擴大,并沒有深刻理解文題的寓意。而在教師判分時也只能按照偏題的標準給分,因為他沒有抓住文章的靈魂所在。

b.誤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題作文的提示

而第二種誤區(qū)則是限制了創(chuàng)作思維的廣度。例如:“‘堵車’的啟示”所附的以及不同人所表現(xiàn)的的態(tài)度表情,如果就是論事的說談交通管制,而忽略了過多的車輛所排出的尾氣造成人與自然的不和諧,而這就在理解上產生了嚴重的偏差。

2.以“點”入手,注意“點”的運用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提示學生萬不可從某一局部入手,僅僅抓住一些只言片語,這樣很容易偏題題目,也就是我們總說的跑題。但這并不代表就要忽略一些文中的關鍵語句,相反要求學生深刻的去理解其本質意義,這樣對于材料的中心立意是很有幫助的。[3]

(二)立意求準;力求新穎

立意就是確立主題,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主題一詞,源于德國,最初是音樂術語,叫“主旋律”,它傳達一種完整的音樂思想,是樂曲的核心。后來,這一概念推而廣之,適用于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以及各類文章的寫作。[4]

一篇文章有了主題,材料寫作就有了“聚光點”,整個作品就會注入生氣。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盡量在立意準確的同時追求創(chuàng)新。

1.準確

所謂的準確就是時刻的把握材料中的內容,牢記材料所表達的主題思想,而斷不能脫離材料,任憑自己“創(chuàng)作”。如果那樣,即使學生寫的再好,也無“價值”可言。

2.創(chuàng)新

所謂的創(chuàng)新就是打破以往的思維定式,不同于一般的的創(chuàng)作思路,從而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的境地,因為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使得文章具有“靈魂”所在。

 (三)使用材料,恰當巧妙

在材料作文的寫作中,對于材料的運用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一般來說,在初中給材料寫作中引用材料通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引用而另一種是間接的引用。而往往會根據寫作的文體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會略有不同。

在一般的情況下,寫成議論文的時候,在文章的開頭最好引述其材料,因為這樣可以更快的更明確自己的觀點;并且要在恰當?shù)牡胤街苯雍烷g接引用一下材料,不然就會容易造成與材料疏遠的感覺。所以在寫材料作文的時候,要鍛煉學生增加那些富有表現(xiàn)力和說服力的材料,而要舍得將那些看似有趣但游離主題之外的材料丟棄,從而使寫作披上熨帖的材料“錦衣”。而在寫其他的文題也同樣離不開材料的選擇與運用。[4]

材料寫作中要使得學生準確的容易的引用好材料,并恰當巧妙的運用,這也需要學生要有良好的閱讀知識的積累,和寫作技巧。達爾文也曾說過“我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察覺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并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理解力,我可能在眾人之上?!?sup>[5]能夠準確的運用好材料,這除了教師所傳授的一些材料寫作的技巧之外,更多的是要靠學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積累,再好的教學理論也離不開學生的眼看﹑嘴讀﹑腦記,看得多了自然也就熟知了其中的技巧。所在高效的初中給材料作文的技巧訓練時,也應有意培養(yǎng)一下學生的閱讀知識。                                            

總結

綜上以上來看,初中給材料作文相對于以往的命題作文來講,更能使得學生發(fā)揮想象,使寫作思路拓寬了很多,但是也會使一些習慣了寫命題作文的學生不易把握材料作文的寫作技巧,往往會在審題,以及立意,創(chuàng)新上不知所措,從而導致了學生的作文分數(shù)不高,挫傷學生的寫作興趣。面對這樣情況,教師在給材料寫作教學的策略上應進一步加深實質上的改革。

教師在教授材料寫作技巧的同時也需要不斷的啟發(fā)和激勵每一個學生來參與材料作文以及其它的文題的寫作訓練,注重知識以及技巧的運用。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并能夠熟練的運用材料作文的審題以及寫作的技巧。只有這樣,師生才能發(fā)揮其各自的作用,才能使得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寫作的水平得到實質上的提高。

本文來源:http://m.12-baidu.cn/w/jy/183.html 《科教導刊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