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人物報道如何?!皥蟆背!靶隆?/h1>
作者:代春梅來源:《視聽》日期:2019-02-27人氣:2959
典型人物是指在一定時間段或者相關領域范圍內涌現(xiàn)出的代表性人物,這些人物一般具有最突出的特征,在典型人物報道中對具有普遍意義的個別人物進行系統(tǒng)的解讀和深入的探索,挖掘有價值的信息并傳播具有普遍性的價值觀念,能發(fā)揮出教化民眾、規(guī)范價值理念和對工作提供指導的重要作用。但是,典型人物往往是某個地域、某個行業(yè)、某個專業(yè)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這類人物大多是多家媒體報道的焦點,出鏡率高,見世面廣。多家媒體密集采訪,頻繁推出,進而使被采訪對象失去激情和表達的愿望,導致節(jié)目生硬、僵化、冰冷。所以,典型人物報道要避免千人一面的套路,讓“老面孔”有新意,“老典型”展新形象,常報常新,從而達到以點帶面,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教育和引領作用。
近幾年,商丘廣播電視臺陸續(xù)推出了“送藥哥”姜德強、水上義務救援隊“黃偉”、冰凌哥“馬強”、新?lián)斝伦鳛榭h委書記梁萬濤等多篇人物報道。摒棄傳統(tǒng)的套路式采訪,用新語態(tài)、新表達、新展現(xiàn),讓典型人物立體、飽滿,并通過省臺、央視以及新媒體的轉載傳播在河南、甚至在全國產生良好反響。
一、深挖典型人物典型素材的“新”事
俗語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高質量的新聞必須將言之有物作為基礎,不能憑主觀想象對新聞進行臆造,首先要根植于好的新聞素材,只有素材典型,才能言之有物,下筆有神,片子才能有看頭、有新意。那么如何獲取新聞素材的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發(fā)揮記者的力量開展深入采訪工作,面對不同的采訪對象,要從多角度進行采訪,并且使用差異化的采訪方式,從多角度提出問題,確保能夠獲取有價值的新聞素材。針對電視新聞的典型人物報道進行分析,新聞記者的采訪工作發(fā)揮著關鍵性的作用,記者在開展采訪工采訪工作的整體質量。在完成采訪后,也要認識到后期篩選信息的重要性,對新聞素材和資料等進行精心的選擇,確保能夠真正將典型人物的精神面貌充分的展現(xiàn)出來,在新聞中融入最動人心弦的故事內容和主要的細節(jié),避免在采訪典型人物的過程中出現(xiàn)模式化、格式化問題,流于形式。 典型人物存在各行各業(yè)各個階層,既有政府官員,又有平民百姓,無論是哪種典型,一定要選取最能立體展現(xiàn)人物形象的素材,抻開放大閃光點,讓人物立足站穩(wěn),有說服力。
典型人物的典型素材可能會有很多,比如說一個優(yōu)秀基層干部,工作上模范先進樹標桿、生活上關心愛護同事等等會有七七八八一堆這樣的事兒。但是有些是典型人物本身典型事例一般,可圈可點的地方不多;有些是事情本身可能是媒體屢次報道過的,已經沒有了新意。這就要求記者在采訪時,一定要抓住典型人物的典型素材中的“新”亮點,讓閃光點真正閃光。
如記者采訪《縣委書記梁萬濤 躬身為民勇?lián)敗?,作為基層縣委書記,如何展現(xiàn)他擔當為民的公仆情懷,讓人物立體飽滿又不落俗套,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時代感?;鶎狱h建、脫貧攻堅、信訪維穩(wěn)等,全國的縣委書記基本上都在做的這幾大塊重點工作,如果泛泛地報道,顯然不可能跟觀眾有共鳴,節(jié)目也不會有感染力。采訪中,記者用了整整兩天時間跟這位書記同工作,深挖新聞素材,了解人物故事。最終確定了他在基層黨建工作中探索創(chuàng)新的干部“四步培養(yǎng)法”以及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貧困戶的“星級評定法”兩件事兒,一個勇?lián)?,敢作為的立體的縣委書記的素材就翔實、豐富飽滿展現(xiàn)給大眾了。
二、展現(xiàn)典型人物的“新”時代“新”內涵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典型。每個時代的典型人物身上都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以及時代賦予他們的獨特精神內涵。典型人物的報道一定要站在時代的高度,發(fā)揮時代精神的引領作用,從思想層面對人實施有效的教育引導和啟發(fā)。
張海迪、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等一大批在全國叫響的典型人物,他們的精神曾經激勵和引導一代又一代人,成為大家前進的標桿和動力,在某個特定時期具有強烈的時代意義。每個典型人物身上都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和強烈的時代內涵。新時代下如何將時代賦予典型人物的新內涵展現(xiàn)出來,這就要求記者在掌握典型人物的基本事實基礎上,要積極思索典型人物身上的所具有的思想性,全面解讀新時期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并且在工作中要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聯(lián)系,探索典型人物身上所映射出的核心價值觀要素。一旦在新聞報道中從典型人物報道入手呈現(xiàn)核心價值觀,就能真正實現(xiàn)對典型人物形象的樹立。
商丘市水上義務救援隊隊長--黃偉就是新時代典型人物的代表,他身上折射出來的恰恰是新時代的無私奉獻的光輝。在當下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風氣下,裹尸要價,見死不救頻頻發(fā)生。他堅持義務救援不收費,而且立下生死狀,出現(xiàn)任何意外自己承擔。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延續(xù)和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感染和凈化當今浮躁社會中的現(xiàn)實!每一次救援的現(xiàn)場,每一次與死神較量后的重生恰恰展現(xiàn)了新時代的奉獻精神,傳遞的是人類至善和溫暖。采訪中,記者通過典型事例將這一時代精神放大展現(xiàn),既契合時代精神,又能起到良好的育人的作用。
三、典型人物“真”故事“細”展現(xiàn)
故事被認為是新聞的核心,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典型人物的采訪報道要在堅持故事真實性的基礎上,將典型故事與精神文明建設核心價值觀塑造的聯(lián)系。要緊密結合典型的故事內容對采訪的問題和拍攝的技巧進行確定,并對典型人物報道的思想價值在故事性的內容中充分的表現(xiàn)出來,在故事性的報道中實現(xiàn)對思想價值的呈現(xiàn),突出思想價值傳播效果。在新聞記者針對典型人物進行采訪和報道的過程中,一方面要盡量對典型人物的故事進行深入的挖掘,全面分析在典型人物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人際交往等情況,構建完善的信息搜索網絡,完成對故事內容的搜集和整理。其次,在完成故事搜集的基礎上,要對故事內容進行精心的篩查和選取,確保故事能凸顯典型人物的思想性格,在報道中對典型人物的思想價值進行強化。最后,要使用故事發(fā)聲,即用典型人物故事證明所要表達的思想,在靈活布局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對相關思想的有效傳遞。
較之于傳統(tǒng)的廣播與報紙媒體,電視媒體在新聞報道方面的明顯優(yōu)勢就是能夠促進聲音和畫面的有機結合,在典型的場景、典型的細節(jié)和事件中實現(xiàn)對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典型人物報道方面細節(jié)決定成敗,只有在對主題思想進行明確并完成對報道框架的設計后,合理挖掘細節(jié)元素能使典型人物表現(xiàn)出更加鮮活生動的狀態(tài)。
2016年11月,一場暴雪突襲商丘,氣象部門連發(fā)暴雪紅色預警,積雪厚度達十多厘米。一時間,各行各業(yè)涌現(xiàn)了抗雪救災的典型人物:環(huán)衛(wèi)工人、愛心志愿者、交警、熱心市民等等,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記者采推的《馬強-雪中執(zhí)勤 交警變身“冰凌哥”》緊緊抓住一個細節(jié)--主人翁帽檐上的一掛冰凌,把惡劣天氣,交警雪中執(zhí)勤的辛苦淋淋盡致展現(xiàn)出來了。通過冰凌畫面特寫、閃切剪輯等新手法的運用一下子打動觀眾內心,觸動了人們心頭最柔軟的地方。片子最終在包括河南廣播電視臺《河南新聞聯(lián)播》及央視《新聞聯(lián)播》在內的所有新聞欄目中刷屏播出。馬強本人也因此獲得了“冰凌哥”的美譽,并連續(xù)獲評市、省、國家“優(yōu)秀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
高水平的典型人物報道一般不需要對情感進行刻意的渲染,其在故事呈現(xiàn)的過程中就能達到引發(fā)受眾思想共鳴的效果,讓受眾真正感受到典型人物人性的光輝,在典型人物報道的影響下實現(xiàn)思想的升華,進而產生心理認同,使典型人物報道的傳播效果得到明顯的強化。通常情況下,如果一篇報道能夠感動他人,首先要感動作者自己,因此記者在開展典型人物報道的過程中,要想使報道產生感動受眾的效果,除了深入采訪獲取足夠多的第一手詳實資料外,還需要把自己對人生價值、對精神追求的思考融入文本的架構中,努力增強內容的情感含量,在讓自己感動的同時,給受眾帶來精神洗禮和思想教化。
本文來源:《視聽》:http://m.12-baidu.cn/w/qk/9501.html
典型人物是指在一定時間段或者相關領域范圍內涌現(xiàn)出的代表性人物,這些人物一般具有最突出的特征,在典型人物報道中對具有普遍意義的個別人物進行系統(tǒng)的解讀和深入的探索,挖掘有價值的信息并傳播具有普遍性的價值觀念,能發(fā)揮出教化民眾、規(guī)范價值理念和對工作提供指導的重要作用。但是,典型人物往往是某個地域、某個行業(yè)、某個專業(yè)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這類人物大多是多家媒體報道的焦點,出鏡率高,見世面廣。多家媒體密集采訪,頻繁推出,進而使被采訪對象失去激情和表達的愿望,導致節(jié)目生硬、僵化、冰冷。所以,典型人物報道要避免千人一面的套路,讓“老面孔”有新意,“老典型”展新形象,常報常新,從而達到以點帶面,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教育和引領作用。
近幾年,商丘廣播電視臺陸續(xù)推出了“送藥哥”姜德強、水上義務救援隊“黃偉”、冰凌哥“馬強”、新?lián)斝伦鳛榭h委書記梁萬濤等多篇人物報道。摒棄傳統(tǒng)的套路式采訪,用新語態(tài)、新表達、新展現(xiàn),讓典型人物立體、飽滿,并通過省臺、央視以及新媒體的轉載傳播在河南、甚至在全國產生良好反響。
一、深挖典型人物典型素材的“新”事
俗語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高質量的新聞必須將言之有物作為基礎,不能憑主觀想象對新聞進行臆造,首先要根植于好的新聞素材,只有素材典型,才能言之有物,下筆有神,片子才能有看頭、有新意。那么如何獲取新聞素材的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發(fā)揮記者的力量開展深入采訪工作,面對不同的采訪對象,要從多角度進行采訪,并且使用差異化的采訪方式,從多角度提出問題,確保能夠獲取有價值的新聞素材。針對電視新聞的典型人物報道進行分析,新聞記者的采訪工作發(fā)揮著關鍵性的作用,記者在開展采訪工采訪工作的整體質量。在完成采訪后,也要認識到后期篩選信息的重要性,對新聞素材和資料等進行精心的選擇,確保能夠真正將典型人物的精神面貌充分的展現(xiàn)出來,在新聞中融入最動人心弦的故事內容和主要的細節(jié),避免在采訪典型人物的過程中出現(xiàn)模式化、格式化問題,流于形式。 典型人物存在各行各業(yè)各個階層,既有政府官員,又有平民百姓,無論是哪種典型,一定要選取最能立體展現(xiàn)人物形象的素材,抻開放大閃光點,讓人物立足站穩(wěn),有說服力。
典型人物的典型素材可能會有很多,比如說一個優(yōu)秀基層干部,工作上模范先進樹標桿、生活上關心愛護同事等等會有七七八八一堆這樣的事兒。但是有些是典型人物本身典型事例一般,可圈可點的地方不多;有些是事情本身可能是媒體屢次報道過的,已經沒有了新意。這就要求記者在采訪時,一定要抓住典型人物的典型素材中的“新”亮點,讓閃光點真正閃光。
如記者采訪《縣委書記梁萬濤 躬身為民勇?lián)敗?,作為基層縣委書記,如何展現(xiàn)他擔當為民的公仆情懷,讓人物立體飽滿又不落俗套,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時代感?;鶎狱h建、脫貧攻堅、信訪維穩(wěn)等,全國的縣委書記基本上都在做的這幾大塊重點工作,如果泛泛地報道,顯然不可能跟觀眾有共鳴,節(jié)目也不會有感染力。采訪中,記者用了整整兩天時間跟這位書記同工作,深挖新聞素材,了解人物故事。最終確定了他在基層黨建工作中探索創(chuàng)新的干部“四步培養(yǎng)法”以及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貧困戶的“星級評定法”兩件事兒,一個勇?lián)?,敢作為的立體的縣委書記的素材就翔實、豐富飽滿展現(xiàn)給大眾了。
二、展現(xiàn)典型人物的“新”時代“新”內涵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典型。每個時代的典型人物身上都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以及時代賦予他們的獨特精神內涵。典型人物的報道一定要站在時代的高度,發(fā)揮時代精神的引領作用,從思想層面對人實施有效的教育引導和啟發(fā)。
張海迪、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等一大批在全國叫響的典型人物,他們的精神曾經激勵和引導一代又一代人,成為大家前進的標桿和動力,在某個特定時期具有強烈的時代意義。每個典型人物身上都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和強烈的時代內涵。新時代下如何將時代賦予典型人物的新內涵展現(xiàn)出來,這就要求記者在掌握典型人物的基本事實基礎上,要積極思索典型人物身上的所具有的思想性,全面解讀新時期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并且在工作中要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聯(lián)系,探索典型人物身上所映射出的核心價值觀要素。一旦在新聞報道中從典型人物報道入手呈現(xiàn)核心價值觀,就能真正實現(xiàn)對典型人物形象的樹立。
商丘市水上義務救援隊隊長--黃偉就是新時代典型人物的代表,他身上折射出來的恰恰是新時代的無私奉獻的光輝。在當下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風氣下,裹尸要價,見死不救頻頻發(fā)生。他堅持義務救援不收費,而且立下生死狀,出現(xiàn)任何意外自己承擔。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延續(xù)和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感染和凈化當今浮躁社會中的現(xiàn)實!每一次救援的現(xiàn)場,每一次與死神較量后的重生恰恰展現(xiàn)了新時代的奉獻精神,傳遞的是人類至善和溫暖。采訪中,記者通過典型事例將這一時代精神放大展現(xiàn),既契合時代精神,又能起到良好的育人的作用。
三、典型人物“真”故事“細”展現(xiàn)
故事被認為是新聞的核心,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典型人物的采訪報道要在堅持故事真實性的基礎上,將典型故事與精神文明建設核心價值觀塑造的聯(lián)系。要緊密結合典型的故事內容對采訪的問題和拍攝的技巧進行確定,并對典型人物報道的思想價值在故事性的內容中充分的表現(xiàn)出來,在故事性的報道中實現(xiàn)對思想價值的呈現(xiàn),突出思想價值傳播效果。在新聞記者針對典型人物進行采訪和報道的過程中,一方面要盡量對典型人物的故事進行深入的挖掘,全面分析在典型人物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人際交往等情況,構建完善的信息搜索網絡,完成對故事內容的搜集和整理。其次,在完成故事搜集的基礎上,要對故事內容進行精心的篩查和選取,確保故事能凸顯典型人物的思想性格,在報道中對典型人物的思想價值進行強化。最后,要使用故事發(fā)聲,即用典型人物故事證明所要表達的思想,在靈活布局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對相關思想的有效傳遞。
較之于傳統(tǒng)的廣播與報紙媒體,電視媒體在新聞報道方面的明顯優(yōu)勢就是能夠促進聲音和畫面的有機結合,在典型的場景、典型的細節(jié)和事件中實現(xiàn)對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典型人物報道方面細節(jié)決定成敗,只有在對主題思想進行明確并完成對報道框架的設計后,合理挖掘細節(jié)元素能使典型人物表現(xiàn)出更加鮮活生動的狀態(tài)。
2016年11月,一場暴雪突襲商丘,氣象部門連發(fā)暴雪紅色預警,積雪厚度達十多厘米。一時間,各行各業(yè)涌現(xiàn)了抗雪救災的典型人物:環(huán)衛(wèi)工人、愛心志愿者、交警、熱心市民等等,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記者采推的《馬強-雪中執(zhí)勤 交警變身“冰凌哥”》緊緊抓住一個細節(jié)--主人翁帽檐上的一掛冰凌,把惡劣天氣,交警雪中執(zhí)勤的辛苦淋淋盡致展現(xiàn)出來了。通過冰凌畫面特寫、閃切剪輯等新手法的運用一下子打動觀眾內心,觸動了人們心頭最柔軟的地方。片子最終在包括河南廣播電視臺《河南新聞聯(lián)播》及央視《新聞聯(lián)播》在內的所有新聞欄目中刷屏播出。馬強本人也因此獲得了“冰凌哥”的美譽,并連續(xù)獲評市、省、國家“優(yōu)秀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
高水平的典型人物報道一般不需要對情感進行刻意的渲染,其在故事呈現(xiàn)的過程中就能達到引發(fā)受眾思想共鳴的效果,讓受眾真正感受到典型人物人性的光輝,在典型人物報道的影響下實現(xiàn)思想的升華,進而產生心理認同,使典型人物報道的傳播效果得到明顯的強化。通常情況下,如果一篇報道能夠感動他人,首先要感動作者自己,因此記者在開展典型人物報道的過程中,要想使報道產生感動受眾的效果,除了深入采訪獲取足夠多的第一手詳實資料外,還需要把自己對人生價值、對精神追求的思考融入文本的架構中,努力增強內容的情感含量,在讓自己感動的同時,給受眾帶來精神洗禮和思想教化。
本文來源:《視聽》:http://m.12-baidu.cn/w/qk/9501.html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