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張愛玲《色戒》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探析

作者:周麗妤來源:《芒種》日期:2015-07-07人氣:7319

一、張愛玲其人其作

中國現(xiàn)代著名女性作家張愛玲出生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卒于二十世紀末,原名張煐,后根據(jù)母親的英文名字“Eileen”的音譯更名為“愛玲”。張愛玲出生在一個顯赫的家庭之中,其父張志沂是清末著名大臣張佩綸之子,其母黃逸梵是清末長江七省水師提督黃翼升之女,但張愛玲的童年生活并不幸福,由于母親黃逸梵的出走,張愛玲由張志沂的正妻撫養(yǎng),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悲苦的童年使張愛玲擁有了超越同齡人的成熟。成績優(yōu)異的張愛玲在不足二十歲時便考入了倫敦大學,但戰(zhàn)爭年代的特殊時代背景破使她放棄了倫敦大學,轉(zhuǎn)而進入香港大學學習,然而幾年后戰(zhàn)爭再次與張愛玲開下了玩笑,在張愛玲即將畢業(yè)時,一次戰(zhàn)火焚毀了張愛玲在香港大學的所有資料,這迫使張愛玲只能返回上海,開始以寫作謀生。不久之后,《第一爐香》、《第二爐香》的出版不僅緩解了張愛玲經(jīng)濟上的窘迫,也使張愛玲成為了上海文壇冉冉升起的一顆明星,自此踏上文學道路的張愛玲,以其非凡的經(jīng)歷和非凡的性情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流傳至今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如1937年出版的《霸王別姬》;1943年發(fā)行的《心經(jīng)》、《傾城之戀》、《金鎖記》;1944年出版的《紅玫瑰與白玫瑰》;1945年的《創(chuàng)世紀》;1957年的《五四遺事》;1968年的《半生緣》;1979年出版的《色戒》;2009年發(fā)行的《小團圓》等。①

二、張愛玲與《色戒》

    小說《色戒》圍繞主人公單純的愛國行動展開,男主人公鄺裕民從老鄉(xiāng)口中得知為汪偽政府工作的漢奸易先生將到上海,于是便聯(lián)系了包括女主人公王佳芝在內(nèi)的愛國青年設(shè)計刺殺易先生,計劃的核心便是王佳芝“舍生取義”的美人計,在王佳芝費盡心力獲得易先生的信任的同時,她卻被所謂的愛情沖昏頭腦并幫助易先生成功逃脫刺殺的陷阱,同時與其他參與刺殺行動的青年們共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渡洹冯m出版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但事實上張愛玲在1950年便完成了這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許多評論者認為,《色戒》創(chuàng)作的初衷是張愛玲對自身失敗愛情的哀嘆。張愛玲與胡蘭成于1944年相戀并在不久之后走進了婚姻的殿堂,雖然這段感情僅僅維系了三年,但卻是張愛玲生命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在二人相愛時,胡蘭成便在汪偽政府中工作,與漢奸的婚戀自然使張愛玲飽受爭議,但張愛玲卻沉浸在愛情的夢幻中無力自拔,當她為胡蘭成傾心付出后,得到的卻是心愛之人的無情背叛,在反日運動蓬勃發(fā)展之時,胡蘭成逃到了溫州并結(jié)識了新歡范秀美,對此,張愛玲無力回天并選擇了離婚,三年后,《色戒》出版,可以說,這部作品不僅展現(xiàn)了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情感經(jīng)歷,更為重要的是,作者書寫了她對于女性自我意識局限性的深刻認知。本文將在細讀《色戒》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張愛玲的個人情感經(jīng)歷和作品創(chuàng)作前的時代背景,探析小說中女主人公王佳芝的形象塑造。

三、《色戒》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在得知漢奸易先生將要到達香港之前,王佳芝過著單純的學生生活,由于在日本軍的攻勢下廣州淪陷,王佳芝所在的嶺南大學遷至香港,在學校中,王佳芝是一位“風云”人物,她的知名度來源于天生麗質(zhì)的容貌和高貴而不乏純潔的氣質(zhì),自十多歲開始,王佳芝身邊便圍繞著許許多多的追求者,然而王佳芝卻抱著對愛情單純而美好的幻想暗戀著同學鄺裕民,但鄺裕民內(nèi)斂的性格使二人一直未能走到一起。正在王佳芝深戀著鄺裕民之時,鄺裕民組織學校中的愛國青年投入到了刺殺漢奸易先生的計劃中,出于對鄺裕民單純而美好的愛戀,王佳芝也參與到了了計劃之中。從表面上看,王佳芝是融入到了愛國青年團體中為國家的存亡而戰(zhàn),事實上,細讀作品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對于王佳芝而言,參與計劃的最大推動力便是對鄺裕民的感情,包括為了刺殺而“獻身”也成為王佳芝在所戀之人面前表現(xiàn)英勇與無畏的良機。

之所以說王佳芝參與刺殺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是愛情而非愛國,主要根據(jù)源自張愛玲在《色戒》中對故事原型的改編,在《色戒》創(chuàng)作之前,上海發(fā)生了著名的“刺丁案”,而“刺丁案”的主角也是一位女性,即明為上海名媛、實為中統(tǒng)情報員的鄭蘋如。鄭蘋如在中統(tǒng)的安排下參與到了刺殺汪偽政權(quán)建立的上海特工總部一號魔頭丁默村的行動中,姣好的外貌和游刃有余的社交手腕使鄭蘋如很快獲得了與丁默村親密接觸的機會,加之鄭蘋如曾是丁默村的學生,這就使丁默村對鄭蘋如十分信任、非常迷戀,這與《色戒》中易先生與王佳芝之間的故事十分相似。當重慶的國民黨當局下達了對丁默村的滅殺令后,鄭蘋如借與丁默村購買皮貨的機會將其引入包圍圈,但老練狡猾的丁默村卻發(fā)現(xiàn)了端倪并成功逃脫,計劃失敗使鄭蘋如的身份暴露并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在“刺丁案”中,出于對鄭蘋如的喜愛,丁默村并沒有直接下令捕殺鄭蘋如,同為汪偽政權(quán)服務的李士群在丁默村不知情的情況下逮捕了鄭蘋如并將其殺害。在《色戒》中,王佳芝與易先生相識的過程與“刺丁案”十分相似,但不同的是王佳芝與鄭蘋如暴露身份的原因及易先生與丁默村對身邊這位“蛇蝎美人”的處理方式。在“刺丁案”中,鄭蘋如一心想要依照中統(tǒng)的安排殺掉丁默村,行動失敗的原因在于丁默村本人的警覺;在《色戒》中,王佳芝的暴露是因為她對于易先生的提醒,在刺殺的緊要關(guān)頭王佳芝為了保住易先生的性命選擇暴露自己,迫使刺殺行動流產(chǎn),相比于鄭蘋如而言,王佳芝對刺殺對象更動情、更有情。然而與之相反的是,《色戒》中的易先生卻比“刺丁案”中的丁默村更無情,在通過調(diào)查確定了王佳芝接近自己的真實目的后,不顧王佳芝的“救命之恩”和昔日情誼,絕決地下了捕殺令,親手斷送了昔日情人的生命,在有情和無情的對比中,我們讀到了張愛玲對“刺丁案”的改寫,這改寫背后所展現(xiàn)的是張愛玲對女性自我意識局限性的闡釋和對男女情愛的失望之情。

根據(jù)前文對張愛玲與胡蘭成短暫婚姻的書寫來看,張愛玲對男女情愛的失望不難理解,在經(jīng)歷了刻骨銘心的愛戀與背叛后,張愛玲在《色戒》中所塑造的男主人公形象也十分絕情。在關(guān)于女性自我意識局限性闡釋的過程中,張愛玲通過間“刺丁案”中“愛”之主題的改寫體現(xiàn)出了她對于女性心理的認識,如果說“刺丁案”中鄭蘋如的“愛”是愛國,那么《色戒》中王佳芝的“愛”就是愛情。從參與刺殺易先生的初衷而言,王佳芝的“愛”就并不是單純地指向愛國,而是指向?qū)Υ虤⑿袆拥闹鲗д哙椩C竦膼矍?,當她真的通過美人計獲得了刺殺對象易先生的信任使刺殺計劃順利進行時,卻沒有通過自己的獻身精神獲得鄺裕民的愛,反而因易先生情人的身份遭到了鄺裕民的排斥,在鄺裕民參雜著鄙夷之情的排斥中,王佳芝渴求愛情的心十分失落,這種失落很快被易先生所填補。易先生對王佳芝的順從和關(guān)愛,使王佳芝在不知不覺中模糊了自己與易先生的敵我界限,開始對易先生產(chǎn)生了別樣的情愫,尤其是在二人翻云覆雨之后,作為王佳芝的性啟蒙者,易先生更是成為她生命中的重要角色。在《色戒》中,張愛玲曾言“通向女人的心的是陰道”,②這句話指出了女主人公王佳芝對于易先生的愛的重要來源之一,雖然王佳芝為了更好地扮演麥太太的角色,在與易先生“相識”之前便與同學發(fā)生了性關(guān)系,但王佳芝真正的性啟蒙是從易先生這里開始的,從愛的角度而言,王佳芝沉醉在易先生對自己的呵護與關(guān)愛之中;從欲的角度來說,王佳芝又在易先生的性啟蒙中難以自拔,這種愛與欲的交織促使王佳芝愛國青年的身份開始瓦解,她甚至經(jīng)常懷疑自己是否已經(jīng)逐漸愛上了易先生。

小說的高潮部分在于對易先生的刺殺全套之上,在王佳芝已經(jīng)獲得了易先生充分的信任后,她按照刺殺行動的安排,假借修耳釘?shù)拿繉⒁紫壬_到了四面埋伏的珠寶店,此時的王佳芝內(nèi)心十分煎熬,一方面她深知自己愛國青年的身份和刺殺漢奸的使命;另一方面,兩年來與易先生的纏綿又時時浮現(xiàn)在她的腦海之中,最終,在緊要關(guān)頭,王佳芝提醒了易先生并幫助他成功逃脫,深信愛情無關(guān)值得與否的王佳芝最終在對立的身份與易先生的無情中走向了生命的終點。通觀王佳芝所參與的刺殺計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她從一開始便是被動的,出于為刺殺行動組織者的愛被動地接受了“舍生取義”的行動安排;出于對易先生的愛,被迫在兩難之間進行了抉擇,她的被動在于對愛情無力的操控,雖然她先后為所愛之人的行動付出了貞操和生命,但她依然無法獲得鄺裕民和易先生的愛,這不僅是女性在男權(quán)社會中弱勢地位的體現(xiàn),也是女性自我意識的局限性,在代表著權(quán)勢的刺殺組織面前,王佳芝屈服在“舍生取義”的安排下;在代表著愛情的鄺裕民和代表著愛欲的易先生面前,王佳芝忘卻了自身的安危,③這種被動的地位是男權(quán)思想熏染的結(jié)果,也是身處男權(quán)社會中的《色戒》主人公王佳芝和《色戒》作者張愛玲所難以逃離的悲劇命運。

參考文獻:

[1]左懷建. 女性生命存在的深度闡釋———張愛玲《色戒》的女性主義閱讀[J].名作欣賞,2010( 20) : 103

[2]陳子善.張愛玲集·郁金[M].北京: 十月文藝出版社,2006: 38.

[3]楊姿 欲望: 介體的妥協(xié)與抵抗———色戒的另一種解讀[J].中國文學研究,2008:23

本文來源:http://m.12-baidu.cn/w/zw/1534.html  《芒種

網(wǎng)絡(luò)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quán)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guān)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guān)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