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三進”工作研究
2014年2月24日,習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講話中強調:“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有效整合社會意識,是社會系統(tǒng)得以正常運轉、社會秩序得以有效維護的重要途徑,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歷史和現(xiàn)實都表明,構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關系社會和諧穩(wěn)定,關系國家長治久安?!盵1]可見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教育,在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工作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工作的發(fā)展和深化,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工作是高職教育的一項特殊使命,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淋病思想政治理論工作的重要任務。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
在一個社會價值體系中,各種價值觀的地位并不相同,它包括一般價值觀和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人們對社會主義價值的性質、構成、標準和評價的根本看法和態(tài)度,是人們從主體的需要和客體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如何滿足主體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評價各種物質的、精神的現(xiàn)象及主體的行為對個人、無產階級、社會主義社會的意義。[2]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含三個層次:從國家價值目標層面來說,要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從社會價值取向層面來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著力解決的是人和人之間,人和集體之間的關系;從個人價值準則層面來講,實際上是對個人品質的要求,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個人的目標。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主流和核心,它具有主導性、普遍性、超越性和包容性。它既體現(xiàn)了民族特色,也凝結了世界文明發(fā)展的共同成果。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教育的基本原則
(一)領導要重視
各高校領導要切實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狠抓落實,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實際工作融為一體,要積極推進學校治理和現(xiàn)代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貫穿于學校管理的每一細節(jié)之中。
(二)認識要提升
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確保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取得實際效果都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三)載體要選好
高校具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huán)境。即可在課堂教學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又可以利用第二、第三課堂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進”工作。這就要求教育者要適時因地因材選好教育載體和途徑,有效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融入基層黨組織建設之中,融入社團活動之中,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工作與學校制度文化、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緊密結合,推動核心價值觀“三進”工作落到實處。
(四)普及要到位
充分發(fā)揮校園各類媒體的優(yōu)勢和作用,掀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進”工作的熱潮,使之與黨組織建設、校園三風建設、學生生活和學習實際相結合,利用各類節(jié)慶活動、先進事跡宣傳學習活動等,從細處著眼、從細節(jié)入手,形成思想共識、道德共鳴、行為追求,實現(xiàn)學生在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價值準則、價值行為上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持高度一致。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三進”工作的著力點
(一)全方位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進”工作,首要了解三個環(huán)節(jié)的辯證關系,這是認知前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三個環(huán)節(jié)中,進教材、進課堂是載體、是中介、是手段;進學生頭腦才是根本目的。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進”工作是否落到實處還要看中介和手段的有效性能否接受實踐結果的檢驗,而檢驗標準是“實效”——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是否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是否能夠自覺“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yǎng)統(tǒng)一、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tǒng)一、堅持實現(xiàn)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的統(tǒng)一、堅持樹立遠大理想與進行艱苦奮斗的統(tǒng)一”;[4] 最終的落腳點是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先進文化的倡導者、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忠實代表的高素質的優(yōu)秀人才。
(二)全方位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進”工作,還要抓好幾個實踐環(huán)節(jié),這是實踐前提
其一,找準基點:教師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在整個教育活動中,教師和學生都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又兼?zhèn)淇腕w的性質。 “三進”工作要入學生的頭腦,就必須首先入教師的頭腦。教師應通過多種渠道達到先學、先會、先懂、先用,然后才能向學生傳授、解惑。因此,一方面可通過研討會、專題報告會、座談會等形式,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政治輔導員、學生工作干部必須“多學一點、早學一點、學好一點、學深一點”;另一方面,邀請全國、省市領導、專家、學者來校為教師講解當前形勢、國家政策法規(guī)、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心理因素等等,提高教師在教與學中對知識和教育對象的把握能力,堅定政治方向,學習科學理論,推進素質教育。
其二,選準手段:促進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科學理論,具有系統(tǒng)性和抽象性,對于高職學生來講,如何將抽象的理論模塊結合生動的形式,變成學生的思想理論大餐、圣宴,而不是“速食快餐”,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進”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認真鉆研教材,分析內容特點,潛心尋找傳統(tǒng)教學與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的完美結合。堅持課堂教學為主,多媒體運用為輔的原則,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情緒、活躍課堂氣氛,達到鞏固學習內容和知識的目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兩性”,有效避免兩張皮現(xiàn)象。
其三,注重實效:引導學生入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進”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進教材、進課堂是“三進”工作手段、中介、載體,而這項工作的終端就是“解惑”,是保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入學生 ,最終落腳點是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所以我們在課堂上堅持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每日時事一小講、做到學生疑點早發(fā)現(xiàn)、早分析、早解決;熱點難點先觸及、重點突出、難點講透,否則“三進”工作就失去意義。
四、積極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進”工作新途徑
(一)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1、進教材、進課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和滲透進馬克思主義理論、法律基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程的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傳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集思廣益,將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的體會大家分享,編寫教與學雙贏的教學輔助教材與資料,有利地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通過教學,我們感覺到這樣教學避免公式化相加,保證內容互補、重點突出;對于學生來說,可以感受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一貫性和理論的契合性,體現(xiàn)了整體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的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2、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還應該抓重點和難點,開設每日一宣講,講解學生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提高學生關注國家、國際時事的政治敏感度和洞察力,也有利于教師第一時間快捷抓到學生的視覺和感覺沖擊點,把握他們思想、生活和情感動向。學校黨、團組織還定期給學生和青年教師開展干部培訓和黨課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師、學生干部和積極分子,有針對性地了解他們的思想、學習、工作 、生活狀況,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實際困難,發(fā)揮了基層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提高了戰(zhàn)斗力、說服力以及理論的可信度和植入力。
3、入學生頭腦。結合實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真正進學生頭腦,就要進一步整合各種教育資源,拓展校園文化教育宣傳渠道,多方面滲透,形成課堂教學和課外理論學習、社團活動、社會實踐、黨團建設工作等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寬領域的教育育人環(huán)境。
(二)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校園文化建設反映了學校的綜合辦學水平,是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要求。學校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占領主陣地,充分發(fā)揮校報、系報、廣播、網(wǎng)絡等宣傳媒體,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引入“第二、第三課堂”,向進網(wǎng)絡、進公寓、進宿舍方面拓展,營造具有特色的校園人文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三進”工作創(chuàng)造高雅校園文化氛圍,促進“校風、教風、學風”建設。
(三)學校學工部門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jù)社會形勢和重要思想精神要求,以問卷形式發(fā)放給學生,從思想動態(tài)、時事認知、心理防范等諸多方面進行跟蹤和流動調查,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課堂教學、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系統(tǒng)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和現(xiàn)實指導作用。
(四)搭建平臺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進”工作開掘新途徑。
第一,利用校園重大節(jié)日和活動平臺,多方面滲透思想精髓。如辯論賽、科技文化月活動、演講比賽、大型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教育活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等等,使學生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實踐、在實踐中成長。
第二,在教師中開展“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現(xiàn)代員工素質教育、“講師德、樹師風、練師能、鑄師魂”優(yōu)秀教評選活動,推進教師言教與身教的雙重責任與使命,為學生營造“和睦友愛、知禮向善”的校園人文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
(五)利用社會實踐活動平臺,通過親身感受,加深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識。這里社會實踐活動既包括學校內部,也包括社會上,這是職業(yè)教育區(qū)別于其他高等教育的顯著特征。職業(yè)院校本身有校風實訓基地,如學生藝術團的募捐演出、電子商務與市場營銷專業(yè)的跳蚤市場、實習工作等多個校內點,這些實際訓練既檢驗了知識掌握程度,又鍛煉了意志,增強了學生對未來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努力建設各種校外實踐基地,通過走出去,擴大學生視野,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也使學生學有所用,調動了他們繼續(xù)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結論
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就要德育在先,切實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細化為貼近學生的具體要求,轉化為學生實實在在的行動。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進”工作,就要做到四個結合,即把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落實學校育人任務結合起來,與系統(tǒng)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緊密結合起來;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教學與校內第二、第三課堂、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把干部、教師學習與在學生中開展“三進”工作 結合起來,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內容,提高了他們的涵養(yǎng)、生活質量和價值判斷能力,促進了自身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腳踏實地的“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志存高遠、胸懷寬廣”的新青年,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把培育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 人民日報,2014-02-26.
[2]劉梅珍,石勁松.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J].新疆社會科學(漢文版).2012(6):12-15.
[3] 胡錦濤. 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2-11-09.
[4] 教育部.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EB/OL].http://www.jyb.cn/info/jyzck/200602/t20060219_10716.html,2006-02-19.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