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輔導員職業(yè)情感缺失的原因及對策
摘 要:當代“90后”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及其自身的特點更加多元化和復雜化,學生工作的難度也進一步加大,獨立學院輔導員在管理與發(fā)展上沒有完善的制度保障,管理學生的工作方法有待提煉,這些因素和職業(yè)特點決定了他們在工作過程中容易失去職業(yè)熱情。本文通過文獻綜述及問卷調查的方法,希望能夠為獨立院校輔導員成長、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獨立學院;輔導員;職業(yè)情感
輔導員職業(yè)情感是指輔導員對其本身職業(yè)是否滿足個人需要而形成的一種態(tài)度體驗。由于認知的不同,輔導員所形成的職業(yè)情感存在明顯的主觀差異性。強烈與濃厚的職業(yè)情感有助于營造熱愛學生的施教氛圍,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有助于幫助輔導員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提升工作動力。但是,獨立院校輔導員工作的結構和現狀不利于培養(yǎng)輔導員積極職業(yè)情感,相反,它使獨立院校輔導員的職業(yè)情感面臨很大問題,表現為職業(yè)情感缺失的現狀。
一 獨立學院輔導員職業(yè)情感缺失的主要原因
1.角色沖突嚴重
輔導員的各種角色之間是嚴重沖突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與學生融洽相處,以便積極引導學生;而催繳學費、過多的介入學生生活和學習,增加了兩者的矛盾,這阻礙了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因此獨立學院輔導員的角色沖突非常嚴重。
2.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繁瑣
獨立院校多部門認為: 凡是涉及學生的事情都應該由輔導員去做,大家一有事就找輔導員。有些工作占據了輔導員的大部分時間,有些活動需要輔導員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很多獨立學院的輔導員都是五點半起,監(jiān)督學生早操早自習,上午和下午去學生課堂查課、聽課,晚上找學生談話和參加學生活動,深夜執(zhí)勤,查晚歸學生。這種高強度的工作讓很多輔導員感覺到身心疲倦,“兩眼一睜,忙到熄燈”,就是他們的工作狀態(tài)。
另外,大部分獨立學院規(guī)定輔導員一周住校天數,年輕的輔導員大多處于戀愛或剛剛結婚生子,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他們的家庭生活,也影響了他們對學生工作的熱情。很多學院要求輔導員的手機處于24小時開機狀態(tài),保證在第一時間趕赴學生事情發(fā)生現場,否則視為瀆職,這都提高了輔導員的工作強度。
3.輔導員工作壓力較大
獨立學院的輔導員壓力比公辦學院的輔導員要大的多,因為公辦學院的輔導員有體制的保障,各方面的制度完善。獨立學院輔導員的工作壓力來自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所帶的學生數量眾多,絕大部分獨立院校的輔導員所帶學生的數量都維持在240人以上,超過了教育部的規(guī)定,。
第二,很多獨立學院將輔導員作為公司的行政人員,期望你解決大部分的工作,凡是在工作中沒有部門具體負責或者解決不了面向學生的事情,都會要求輔導員去解決。
第三,高校輔導員面臨著晉升的壓力,大部分獨立學院都沒有明確規(guī)定輔導員的晉升規(guī)定,絕大部分的輔導員對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道路感到迷茫。[1]
4. 工作的要求高,但收入低
因獨立院校和學生特點的獨特性,對輔導員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獨立院校輔導員要儲備大量的知識,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具備的是非常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巨大的責任心。另外,還應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管理能力、號召力、組織能力、抗壓能力以及處理危機事件的能力。
某獨立院校輔導員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上得了廳堂 下得了廚房;住得了學校,頂得住繁忙;開得了大會,寫得了文章;防得了騙子,斗得過流氓;修得了水管,打得了蟑螂……”,輔導員要十項全能。但是獨立學院是民辦的,是企業(yè)化運營的模式,對員工的工資及福利均遠遠低于公辦學院。
5.各個群體對輔導員的認可度較低
在獨立學院,輔導員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由于其分工并不明確,過于多雜,導致了很多人對輔導員的工作并不太認可。有些來自企業(yè)的領導認為輔導員不是老師,只是做一些行政事務的員工,甚至在與學生座談時,對學生們說輔導員就是你們的服務員。有部分學生認為輔導員在專業(yè)方面沒有專業(yè)老師精深,很多學生認為輔導員是獨立學院投資方的“幫兇”,一部分學生認為輔導員就是給學生服務的,不應該具有教育者的地位,這些學生在學生群體中的比重較大,這直接影響了輔導員的工作。有部分家長認為輔導員相當于高校后勤人員,只是給學生學習提供保障,所以對輔導員崗位的認可度不高。
6.輔導員個人的發(fā)展前景不樂觀
在對某學院67名輔導員的的調查問卷中,有一半的人認為個人空間發(fā)展較小,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獨立學院的人事制度是實行的企業(yè)人事制度,按人設崗,一般情況下,一個員工可能承擔公辦學校兩三個人的工作量,很少的輔導員能夠轉到其他的行政崗位或者外事崗位。
其次,獨立學院的輔導員由于長期擔任著保姆的角色,整天面對著學生,其適應社會的能力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有很多輔導員擔心離職之后找到其他工作并做好工作的可能性會很低。
最后,在很多獨立學院,中高層的干部群體通常有企業(yè)方及合辦的大學成員組成,對于從社會上招聘的輔導員,其晉升道路很坎坷;中層干部的收入偏低,無法與其承擔的工作成正比,加上中層干部的穩(wěn)定性較差,因此其對輔導員的吸引程度也不太高。
二 獨立學院輔導員職業(yè)情感缺失的對策
1.提升輔導員在學校里的地位
“高校要積極聽取輔導員的意見,讓他們參與有關學生管理工作的決策,真正成為學生管理工作真正的主人”,從而讓他們對學校有家的感覺,一旦他們對學校有了家的感覺,試問誰還會不認真做事,整天想著離家出走嗎?
2.為輔導員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圍
一個寬松、包容、團結、民主的工作氛圍可以緩解輔導員工作壓力、提高輔導員職業(yè)情感。首先,要營造出一種社會和學校對輔導員廣泛人文關懷和重視的氛圍。其次,要形成學院重視輔導員工作的氛圍。第三,輔導員之間要形成分工協作、相互補位、融洽工作氛圍。
3.完善輔導員的管理制度
規(guī)范工作體系、建立保障制度、創(chuàng)造良好的政策環(huán)境是鞏固輔導員職業(yè)情感的重要手段,是形成輔導員“工作有條件、干事有平臺、發(fā)展有空間”工作格局的重要保證。國家層面已有了相關的文件制度,從學校層面來說應引起高度的重視并落到實處。首先,健全領導與管理制度。其次,健全職稱和行政晉升制度。第三,建立培養(yǎng)與交流制度。第四,建立評優(yōu)制度。
4.為輔導員的職業(yè)發(fā)展構建平臺
有的人指出,輔導員隊伍建設要按照科學化設計,職業(yè)化培養(yǎng),多樣化發(fā)展的思路,采取專職為主,專兼相結合的模式。輔導員的職業(yè)情感是在輔導員的職業(yè)實踐中實現的,輔導員職業(yè)情感的培養(yǎng)過程也即是輔導員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發(fā)展的過程。學校建立和提供的平臺至關重要。
5.明確輔導員的工作職責
教育部 2006 年《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中明確指出:“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輔導員職業(yè)情感缺失的很大一分部原因來自于職位職責不明確,學校明確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將會很大程度上促進輔導員建立正面的職業(yè)情感,有利于各項工作的開展。
6.輔導員的自我調整
除了獲得外界支持外,輔導員的自我調節(jié)也相當重要。心理學研究證明,“自我接受能力強的人將會積極地避免因現實與理想人格之間的差異而造成的內部沖突,并對外部世界持同等接受的態(tài)度?!陛o導員需要清楚了解自己的優(yōu)缺點所在,接納自己的缺點,利用自己的長處獲得工作上的成就感、滿足感。
參考文獻:
[1]張炳武.高校輔導員職業(yè)認同分析[J] .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2).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