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體育特長生培養(yǎng)現(xiàn)狀及對策
學校近年來對體育特長生的培養(yǎng)情況
(一)選拔機制
根據(jù)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總體安排,學校近幾年來一直實行“一套班子負責到底”。即從高一一直任教到高三,相應的體育特長生(以下簡稱特長生)由任本屆體育課的老師(以下簡稱教練)擔任教練,負責訓練參加高考。體育特長生的選拔時間定在每年暑假(七月份),由教練們組成評選小組,重點考查學生的素質和專項,結合其發(fā)展的可塑性,再參照中考文化成績。當然,這些參選的特長生都是經我縣三所市級重點高中選拔之后的學生。他們的體育成績、基本素質、文化成績等從一開始都落后了一大步。而最后參加高考又在同一標準下進行,被擠落的幾率太高了。
(二)受訓環(huán)境
1.場地器材
受經濟條件和人們認識的影響,目前學??晒W生訓練的場地就局限于一塊約4000平米的塑膠操場,跑道不足300米,跑道中間兩個籃球場地,無排球、無羽毛球場、無足球場地、無乒乓球等場地,更無室內訓練場地和健身房。器材還是八九十年代的舊式器材,零星添置的器材遠遠滿足不了正常體育課的開展,更別說杠鈴、跨欄架、單雙杠、吊環(huán)等。
2.人文環(huán)境
學生絕大多數(shù)都是來自農村,在農村家長看來,孩子學體育是貪玩好耍不愛學習的,浪費時間,影響學習,更影響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多數(shù)老師認為學生學體育耽擱學習時間,是去混日子的,同時又影響班集體管理。無論是家長還是其他老師,對體育特長生在認識上存在著一定的誤區(qū)。又加之特長生大學畢業(yè)后就業(yè)壓力的與日俱增,學生因身體素質的局限,隨著受訓時間的延長和受訓強度的加大,本身也存在厭倦、倦怠和乏味的情況。
(三)訓練周期、營養(yǎng)供給
按三匯中學校作息時間的要求,在高一高二年級時,晴天早上學生參訓練時間為20分鐘,即學生早操時間特長生就參加訓練,之后再回到教室參加正常的早自習,下午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按時參加訓練,一般約40分鐘的時間,只要下雨天就沒法訓練了。進入高三前的暑假訓練一個月,參加體育高考之前急訓一個月(即只訓練體育,不參加文化課學習)。因學生都是寄住在學校,三餐都是學校正常作息時間進行,校內無盈利性餐館,學生訓練之后飲食多數(shù)是一般的學生餐,無法補給訓練所需營養(yǎng)。所以在訓練這段時間里是比較艱苦的。
(四)文化學習情況
受初中基礎影響,一般絕大多數(shù)特長生的文化成績極不理想,成績都是很差。上課的時候他們在教室里坐不住,教學內容聽不懂,作業(yè)沒有時間去完成,一到久而久之,對文化的學習產生厭惡的情緒,有的甚至逃課不愿意學習文化和其它功課。一般訓練完了不按時或根本就不回教室上自習,幾個一起到處溜達,到網吧上網玩游戲。完全不把文化成績當回事似的,好像沒想到升學是要雙上線的,如果只靠那科是不行的。這樣一來他們的文化成績又談何跟得上呢。針對以上現(xiàn)狀,筆者以為應從以思想、獎勵機制、教練等多維度入手,改變學校體育特長生的培養(yǎng)策略。
今后培養(yǎng)策略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三匯中學長居忠縣5所普通高中之首,多次得到縣委縣政府、縣教委乃至市級有關部門的肯定和認可。只有學校領導認識提高了,才會得到重視,只有重視了,才會得到發(fā)展,只有發(fā)展了,才會反過來影響學校向前發(fā)展。同時,只有老師認可,才能形成合力,眾人拾柴火焰高,萬人劃槳開大船。
(二)改變激勵機制,師生互利共勉,促進特長生的學習和求知欲。
雖然三匯中學,每年高考放榜后,學校對高三年級的教師們都給予一定獎勵,但我認為還應該加大獎勵力度,以各種不同的獎勵的形式來帶動老師們和教練的積極性。同是,不光只是獎勵教練和老師們,特長生也應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這樣才能提高大家的積極性。
(三)采取有效的教學(訓練)方法
教練應該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不同的訓練方案,時時改變教學(訓練)方法。一定不能墨守陳規(guī)、憑經驗、用“老一套”去教學天天都在變化著有著思想和想法的特長生。在枯燥乏味的訓練之余,師生互相交流交流想法和訓練的一些感受,談談認識和體會,做一些有趣味的游戲,找一些放松的活動等。
(四)合理配置專業(yè)教練
打破以前的教練配置方法,對現(xiàn)有教練重新整合,重新分工。按照每個教練各自的特長和長處,實行分塊負責制。每一屆特長生進校后,進行一次系統(tǒng)的測試和摸底測試,根據(jù)不同的身體素質、身體條件及個人愛好,制定短期和中長期訓練計劃。高一全年,高二上學期訓練素質,就交由某個(幾個)教練專門負責訓練素質。到高二下學期和高三,根據(jù)隊員的素質情況和愛好,交由專項教練專門訓練專項。
(五)因材施教,提高特長生的文化學習成績
一直以來,文化考成績成了多數(shù)落榜特長生的重要障礙。因此如何提高文化成績,這是大家值得探討的話題。我以為,可以將每屆特長生編在一個班,指定教練擔任班主任,提前在高中走進大學專業(yè)培訓之路。
(六)因地制宜,在利用好現(xiàn)有場地的情況下,積極爭取更優(yōu)越的環(huán)境。
從目前來看,硬件條件遠遠滿足不了三匯中學每屆40多名特長生的訓練要求,但是我們可以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利用校園的100級石梯來訓練素質。可以錯時開展訓練,把場地器材錯開使用。利用學校積極準備升級為重慶市級重點高中契機,高標準建設好現(xiàn)代化的運動場,按需要配置體育器材,為以后特長生的培養(yǎng)訓練打好良好硬件的基礎。
本文來源:《魅力中國》:http://m.12-baidu.cn/w/wy/25805.html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