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漆畫研究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千百年來,川流不息的黃河滋養(yǎng)和孕育了無數炎黃子孫,也凝聚沉淀出了豐富多彩的黃河文化。黃河文化深植在中國人的心中,成了歌,成了詩,成了畫,成了人們寄托情感的媒介。漆畫便是流傳下來的黃河文化傳統(tǒng)手工藝品。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漆畫憑借獨特的視覺美感和裝飾特點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研究黃河流域的漆畫,能使人們對黃河文化的內在意蘊和精神譜系有所認識,具有現實意義。
黃河流域漆畫的特點
黃河流域不同地區(qū)雖然在歷史文脈上一脈相承,但在各自的歷史脈絡中卻衍生出了各具特色的地區(qū)文化。分析不同地區(qū)漆畫藝術的特點能幫助大眾了解黃河流域的文化背景,理解不同地區(qū)漆畫藝術的表達方式和特色。
漆畫藝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黃河流域不同地區(qū)的漆畫藝術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具有典型的民族性特點。例如,甘肅漆畫藝術不僅表達出豐富的漢族文化,還表達出了多樣的少數民族文化。從當地的漆畫藝術作品可以看出,無論是人物呈現還是景觀描繪都帶有濃厚的異域風情。以《敦煌印象》為例,創(chuàng)作者以雄渾大氣為主基調,以傳統(tǒng)大漆技法描繪出了縹緲神秘的敦煌莫高窟形象,整體畫面色彩豐富,呈現出了強烈的異域民族風格。
黃河流域的漆畫藝術融入了黃河文化元素,具有豐富的人文性特征。例如,山西省的漆畫藝術創(chuàng)作講究對稱、簡潔,因此漆畫作品多以簡練的線條、柔和的色彩來呈現;陜西省的漆畫藝術則講究粗中有細、豪邁雄闊,多以飽滿的線條、鮮明的色彩、恢宏的風格著稱;甘肅由于地形復雜,平川、河谷、戈壁、高原縱橫交錯,因此吸引了許多漆畫藝術家以此為原型設計藝術作品,展現甘肅特有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體現黃河流域文化的人文性。
黃河流域的漆畫藝術具有裝飾性特點,是漆畫藝術應用中所體現出的一個典型特點。無論在室內裝飾、壁畫裝飾還是在服飾裝飾、器具裝飾等領域都可融入不同風格的漆畫藝術。創(chuàng)作者還可根據漆畫藝術的風格和民俗特色進行靈活變化、創(chuàng)新,以此還原漆畫藝術的本質美和藝術美。比如,明朝漆畫技法中的雕漆技法是在漆器上進行雕漆,設計師根據漆器的外部形態(tài)進行打磨、描漆、描金,最終形成漆器上的漆畫作品,極富裝飾性特點。
黃河流域漆畫種類
中國的漆畫具有悠久的發(fā)展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朱漆大碗等。后來,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先民在幾千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對中國傳統(tǒng)漆畫藝術進行不斷改革,形成了中國古代漆器上的紋飾圖案、服飾設計上的紋飾圖案以及建筑裝飾上的紋飾圖案等,類型多樣且藝術感強,兼具了審美和實用等多重功能。隨著黃河流域文化的不斷發(fā)展,現代漆畫種類不斷豐富,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陜北漆畫
2018 年12 月28 日,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陜西省首屆漆畫展于陜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開幕。此次展覽主題為彰顯民族精神、凸顯漆畫藝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和舉先生的《老子出關》,這幅作品是王先生到陜西采風,結合陜西故事,以陜北剪紙的形式為骨架進行人物設計的作品,整個作品充滿了濃厚的陜北風味,凸顯了黃河流域民眾的淳樸和熱情。此外,還有朱彥虎創(chuàng)作的《黃河在咆哮》,展現了改革開放浪潮中新一代黃河人的精神面貌。
甘肅漆畫
甘肅省位于中國的西北地區(qū),地處黃河上游,是黃河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甘肅地區(qū)文化底蘊深厚、地域遼闊,擁有豐富的資源,給漆畫藝術的發(fā)展提供了基礎條件。據考證,甘肅出土的漆器文物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時期。
甘肅現代漆畫是在古代漆畫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在歷史變革之下,甘肅地區(qū)的漆畫創(chuàng)作者結合甘肅特有的地域風貌和民俗習慣,不斷嘗試和創(chuàng)新漆畫創(chuàng)作手法,凸顯了甘肅現代漆畫的藝術價值。同時,甘肅以高原、黃河為主的地形地貌也為漆畫藝術創(chuàng)作者提供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1964 年,漆畫創(chuàng)作者何曉峰親手設計繪制了《群仙祝壽》漆畫圖,為之后的漆畫藝術創(chuàng)作打下了基礎,之后其他漆畫創(chuàng)作者的《春融》《九色鹿》等設計作品均參加了中國漆畫展,呈現出風格迥異的漆畫藝術形態(tài)。
德州漆畫
德州漆畫是黃河流域較為聞名的一類漆畫。德州漆畫匠人姚向東潛心漆畫10 余載,利用蛋殼、金銀箔片等常見的小物件進行涂漆研磨、刀刻雕琢,創(chuàng)作出栩栩如生、靈動有趣的漆畫作品。
姚向東主要繪制的是天然大漆作品。這種作品所用的材料為漆樹上的乳白色純天然液體涂料,接觸空氣后會變成褐色,最后會凝固成漆膜。這一材料具有耐腐蝕、耐酸、耐熱等特性,有“液體黃金”的美譽。姚向東認為,漆畫需要融入東方藝術的神韻,體現中華文化的魅力,如此才能賦予作品以靈魂。他創(chuàng)作的《治黃首役》漆畫,就以中國傳統(tǒng)神話故事大禹治水為題材,表現出了黃河的壯觀氣勢及大禹勇敢無畏的精神。
信陽漆畫
1957 年,河南信陽長臺關楚墓中出土有彩繪漆瑟,用紅、黃、白、藍、綠、褐等漆色,形象地描繪出狩獵、舞蹈、奏樂、烹調、宴飲等場面,給人以華麗奇異的視覺感受,距今已有2000 余年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黃河流域漆畫的應用
中國的漆文化、漆畫藝術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蘊含著黃河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義理和東方美學的靈韻,展現了寓美于用的生活方式。在現代藝術發(fā)展歷程中,中國的漆畫藝術一方面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結合,成為大眾生活中密不可分的文化元素;另一方面又與藝術相融合,成為一種情感表達方式。
在現今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大背景下,漆畫藝術的傳承和應用已勢在必行。結合漆畫藝術在不同地區(qū)的發(fā)展現狀,總結分析漆畫藝術在包裝、建筑、服裝設計等方面的應用,對于凸顯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具有現實意義。
傳統(tǒng)建筑中的漆畫應用
漆畫作為一種傳統(tǒng)手工藝品在社會各個領域都有所應用,比如傳統(tǒng)建筑中便有漆畫的身影。建筑設計師借助漆畫工藝,在建筑環(huán)境空間內部進行裝飾設計、界面隔斷設計,極大突出了建筑空間所展現出的詩畫意境,起到了強化建筑空間的藝術性和趣味性的效果。一方面,將漆畫應用到室內的墻面和隔斷上,可以最大程度提升室內設計的美感;另一方面,設計師將漆畫應用到家具、陳設品等上,可以裝飾、點綴室內空間,給人以美的視覺體驗。
產品包裝中的漆畫應用
漆畫作為黃河文化的特殊組成部分,是由我國古老的漆藝創(chuàng)新發(fā)展而來的,相較于其他畫種,其不僅具備美術價值,還具有工藝品的特殊性,“以漆入畫”的繪畫特色讓漆畫呈現出一種獨特的材質美感。
當下,漆畫在產品包裝中的應用較為廣泛。比如深受女性群體喜愛的花西子芙蓉映雪蜜粉粉撲的包裝盒便采用的是有古典藝術美的漆畫元素,既表達了國風品牌的文化理念,又凸顯了漆畫的內涵和基調。又如,在兩面針的紫荊花·多效護齦牙膏和青蒿植物素兩種新型產品的外包裝上,設計師突破原有設計理念和思維習慣,融入了漆畫彩繪的創(chuàng)作手法,直觀展現出了牙膏的成分,讓消費者用得放心、用得安心。
服裝設計中的漆畫應用
漆畫在服裝設計領域的應用也較為常見。黃河流域的服裝設計偏向展現地方民俗文化和風俗習慣,傾向于將漆畫融入服飾中,來體現藝術感和個性化。比如將現代彰髹漆藝應用在服裝的圖案設計中,以自然的圖案、大氣的風格引人注目。此外,有的服裝圖案設計師還將樟腦油、汽油或者稀釋酒精等材料均勻地涂抹在漆面上,形成漸變色、對比色等漆面紋理,極具東方美學特點。又如在服裝色彩方面,設計師將漆畫色彩元素應用到服裝表面,能增強服裝的光滑度、亮度和整體質感,比如漆皮服裝褲、漆質皮夾克等服飾就是用漆畫色彩元素制作而成的。
黃河流域漆畫應用的意義
黃河流域漆畫有著不同的民俗內涵和藝術價值,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大眾的物質需求和精神審美需求。
有利于傳承黃河文化
黃河流域漆畫藝術的應用能對黃河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產生助力。從客觀角度來看,漆畫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tǒng)工藝,生活在黃河流域的民眾在生產生活中,運用漆畫表達著對生活的祝愿和對未來的憧憬,可以說,漆畫蘊含了濃厚的黃河流域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漆畫作品中常常會融入一些黃河文化元素,如黃河、龍、鳳、魚等,此類設計的應用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黃河文化,從而更好地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有利于深化漆畫的文化內涵
黃河流域漆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格,在古代就被運用到宗教信仰、圖騰象征、民俗習俗等領域,因此,漆畫作品中也蘊含了豐富的道家、佛家、儒家等思想文化,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如今,將這些漆畫作品和手工藝技法融入傳統(tǒng)建筑裝飾、產品包裝等領域,將漆畫中的抽象化內容以具象化形式展現出來,成為大眾摸得著、看得見的產品,彰顯了漆畫的藝術價值,深化了漆畫的文化內涵。
有利于滿足受眾的審美需求
當代經濟社會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大眾對漆畫的表現形式和創(chuàng)作技法也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和多樣化的需求。近年來,無數漆畫藝術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新漆畫創(chuàng)作技法,在描金、淺刻、百寶嵌等手法上又融入了拼接、鏤空等設計,創(chuàng)新了漆畫的裝飾性技法。消費者可根據自身喜好選擇不同技法制作而成的漆畫作品,極大地滿足受眾的審美需求。
本文來源:《黃河.黃土.黃種人》http://m.12-baidu.cn/w/xf/26540.html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