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民族唱法“字正腔圓”的四個關鍵點-大舞臺
語言是聲樂藝術的基礎,而咬字吐字是準確表現(xiàn)語言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民族唱法就是我國人民圍繞漢字的發(fā)音吐字,在繼承和發(fā)展民族傳統(tǒng)演唱藝術的基礎上而形成的,嗓音甜脆定亮是它的特征,行腔富有韻味是它的特色。其中,強調字正腔圓是民族唱法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手法,它概括表達了歌曲的思想內容,刻畫了動人的藝術形象,使歌聲富有感染力。而字正腔圓的重要要求是咬字吐字的清晰、準確。實踐證明,民族唱法中若沒有處理好咬字吐字的問題,不僅會影響歌曲的表現(xiàn)力,而且會使演唱者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語言,是由發(fā)音器官發(fā)出的有一定意義的字,如果演唱者在演唱不能做到咬字準確、吐字清晰,就不能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所以,在民族唱法中,咬字吐字中應以字順音、以字運氣、以字帶聲、以字傳情,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字正腔圓。
一、以字順音,音色才能純正
明代的魏良輔曾在他的《曲律》一文中說:“曲有三絕,字清為一絕,腔純?yōu)槎^,板正為三絕?!彼麑ⅰ白智濉绷杏谌^之首,由此可見,中國傳統(tǒng)聲樂理念中,咬字、吐字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的確,咬字吐字清晰準確是唱好歌曲的基礎,也是演唱中聲音順暢的基礎。所以以字順音是民族唱法中的一個首要前提。
我們漢字的讀音都是有拼音組成的,所以我們所說的咬字就是指聲母和韻母的發(fā)聲。我們都知道,聲母的發(fā)聲是很短暫的,發(fā)聲時要有力、準確,為達到這樣的要求,發(fā)聲母時部位要分明,出口不能含糊。而發(fā)韻母時,要注意的是,字腹的部分是很響亮的,它是吐字時發(fā)揮音響共鳴作用、引長音腔的中心,所以發(fā)韻母時,咽腔部位要記得適度打開,咬字時既能將字頭字腹拆開又能圓滑連在一起。這樣聲母和韻母都發(fā)準確后,還要注意在演唱的時候要注意歌曲中字音的轉換,只有轉換得順利才能保證音調的順暢、圓滑進行,如果轉換不當,演唱很可能會出現(xiàn)斷音想象。那么如何讓字與字的過渡連接好起來呢,這就需要演唱時喉嚨的打開要穩(wěn)定,把字放在同一個高部位的共鳴點上,在字的千變萬化中尋求不變。如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廣西音樂家協(xié)會理事、廣西教育學院藝術系主任賈雙飛在演唱《娘子軍的情歌》(蘇玉光詞/楊歌陽曲)時,咬字、吐字不僅清晰準確,而且意蘊深長,所以很好地達到了以字順音的效果。尤其是歌曲中的“不倒的信念”這一句,賈雙飛就很好地處理了信和念這兩個字的連貫發(fā)音,信和念的韻母分別是in和an,而且這兩個字相對前面的音調來說比較高,在唱完“信”字的韻母in之后他沒有急于收音,而是在韻母in的基礎上保持嘴形發(fā)出“念”字的音。這樣兩個字就會在氣息的支持下流暢自如地銜接在一起。如果演唱時把這兩個字作為兩個個體分開來唱,即唱完一個音之后再調整新的狀態(tài)去唱下一個音的話,唱出來的兩個音之間就會出現(xiàn)一個斷層,兩個字之間的平衡性、連貫性、積極性就會被破壞,音色方面也會缺乏圓滑、立體之感,聽眾聽起來也會覺得干澀、蒼白無力。
二、以字運氣,氣息才會充足
我們都知道,人的氣息不僅是生物生命的象征,對于歌唱者來說, 也是歌曲生命的象征。只有氣息運用得當了,歌曲才能生動、傳神起來,才能流暢、自然起來,才能優(yōu)美、動聽起來。唐代段安節(jié)《樂府雜錄》中說:“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氤氳自臍間出,至喉乃噫其詞,即分抗墜之音,既得其術,即可致遏云響谷之妙也?!币馑际钦f,善于唱歌的人必須先調整好氣息并沉到臍間,醞釀集中氣息從臍因發(fā)出,直達到喉嚨時才唱出歌詞,這樣就時上揚下落之音吐得分明。
可見,氣息對于歌曲的演唱來說是多么重要。如果稍不注意,氣息出現(xiàn)了偏單,就會造成演唱斷斷續(xù)續(xù)的狀況。比如,如果呼吸不夠造成氣息不足,從而字也就會失去支持,而變得聲跌字落;反之如果氣息過于猛烈,就又會將字沖散走形。演唱歌曲時,為了達到字正腔圓的目的,為了想要歌曲流暢、順利地演唱下去,演唱時每時每刻都需要有正確的呼吸氣息來支持每一個字的吐發(fā),也就是說氣息就相當于一條細線,而所有的字就是珠子,珠子只有在細線上串聯(lián)起來,才不會凌亂,才能在正確的聲線里走動、過渡、轉換。氣息不但支托著每一個字,而且直接影響著字的力度感,如輕、重、斷、連等語氣的表現(xiàn)都與氣息的控制息息相關。優(yōu)秀的歌唱家都會處理好氣息和字的關系,如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廣西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蘇燕玲在演唱《金色瑤山》(潘琦詞/傅磬曲)時,每一個字的發(fā)音都清晰、準確,而且銜接、過渡都非常順暢,整首歌曲都是中高音,如果沒有良好的氣息支持是很難支持這樣的發(fā)音的。如“瑤山是金,瑤山是銀,金絲銀線繡成瑤山的景哎”開頭這一句,她就用醞釀好的氣息唱出了甜美、亮麗的聲音,每一個字都猶如能夠發(fā)光發(fā)亮一樣,亮到人的心里去。又如連續(xù)唱兩句“香哩來呃來呃香哩”時,她的音線都沒有斷,非常順暢,可見她唱歌的氣息已經(jīng)運用自如了。如果沒有這樣充足、順暢、自然的氣息,蘇燕玲的演唱也許不會如此出色。
三、以字帶聲,聲字才可協(xié)調
在民族唱法中,咬字吐字和發(fā)聲也有著重要的關系,一方面在發(fā)聲時要求咽喉部必須穩(wěn)定,而另一方面在吐字時又要求口腔的吐字器官靈活,這就形成了矛盾。其實歌唱者必須具備“兩張嘴”:一張是吐字的嘴——口腔的前半部,即唇、舌、齒等;另一張是發(fā)聲的嘴——口腔的后半部,即喉咽腔。吐字的嘴要靈活,發(fā)聲的嘴要穩(wěn)定。但也不能因口腔吐字動作過大而干擾聲音的線條。
眾所周知,唱歌不能像說話一樣一個字一個字地去咬嚼,如果一板一眼地去咬字的話,唱出來的聲音一定干澀、無力、蒼白。而且這根本不是民族歌唱,而是念字,所以這樣的做法不可取。我們在聽一些名家演唱時,內心總懷著一種喜愛的心情和崇高敬意。因為他們唱出來的字既圓潤、共鳴又好,既有穿透力、穩(wěn)定性又強,既很好地處理了各種技巧、又能給人美的享受。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每個字的字頭、字腹、字尾都要注意。首先是字頭,在演唱時就要人的發(fā)聲器官的各個腔體都自然打開,然后順其自然地吸氣,再把氣流送到口腔,讓唇、齒、舌、喉達到興奮的狀態(tài),這時發(fā)出的聲母就會準確、明快。其次是字腹,要等到聲母自然用氣送出口腔作出這個字的正確口型,咬住這個字的韻母,這樣字腹才會飽滿。最后是字尾,把字自然地歸在韻母上,一氣呵成,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字尾。對于每一個歌唱者來說,聲與字互相協(xié)調是必須掌握好的技能,掌握了這一技能,演唱就會引人入勝。如入選廣西文學藝術家十三年成果展示會“文藝家”稱號的國家一級演員、中央民族歌舞團壯族女高音青年歌唱家李衛(wèi)紅演唱的《煙雨漓江》(黃淑子詞/何超立曲),字和聲就處理得非常得當,如第一句的“煙蒙蒙,音繚繞” 她的聲線柔美、清脆、順暢,拖長的尾音也富有穿透力,可見她在張口演唱時就吸進了充足的氣,然后慢慢地把氣用在咬字、吐字上,以致她發(fā)出來的聲音富有感染力,而且整首歌曲都流暢自然,而不是斷斷續(xù)續(xù)像念書一樣。包括歌曲高潮部分的“漓江、煙雨,煙雨、漓江”等句子,李衛(wèi)紅也很好地處理了字和聲的關系,所以她演唱的聲音嘹亮而又自然,不會有生澀之感,給人一種朦朧美的感覺??梢?,聲和字相互協(xié)調是歌唱者必須掌握好的技能。
四、以字傳情,情感才能體現(xiàn)
歌詞是歌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整首歌曲的精神和內涵部分。歌曲不僅體現(xiàn)不僅體現(xiàn)了一定的藝術形象思維,并且能夠通過歌詞去影響聽眾,使聽眾從中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得到藝術的審美和享受。所以咬字、吐字除了要準確清晰之外,還要根據(jù)字里行間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去咬字吐字。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弄清歌詞中哪些字是音樂重音、邏輯重音、感情重音,對具有一定感情含意的字,都應加以強調以及運用特殊的唱法加以潤色,唱出歌曲語言中的節(jié)奏、韻味、輕重、快慢、抑揚頓挫及連貫的語調、語氣和語勢,以達到情真意切的藝術效果。所以說,民族演唱要以字傳情!
以字傳情,意思是說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是使歌聲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一個重要因素。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要處理好咬字吐字的力度、速度、情緒、重音等方面。首先,歌曲的情感表現(xiàn)主要體現(xiàn)主要來源于對歌詞的深入體驗,只有通過對歌詞的全面細致分析,才能做到“未有曲調先有情”。所以,這就需要演唱者在演唱前多朗讀幾次歌詞,體會歌詞的感情和詩的意境,認真分析歌詞的讀字節(jié)奏、韻味、語氣、語調、語勢及語言的色彩因素的規(guī)律和特點,將語言和聲音巧妙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才能唱出動人心弦的歌聲。這樣心感于物而動于情、形于聲,感悟動情產(chǎn)生的悲、喜、怒、敬、愛,于聲之急切短促、寬暢舒展、明朗輕快、粗獷嚴厲、率直端莊、柔和纏綿,所以以字傳情能使歌曲富有感染力。如廣西歌舞劇院一級演員、廣西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唐佩珠在演唱《北部灣情感》(梁紹武詞/唐力曲)時,之所以艷壓群芳、讓人百聽不膩,除了因為婉轉的歌喉以外,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她演唱的歌曲充滿了感情,每一個字的處理都富有情感的意蘊。如開頭“我和你一路相伴,走進銀色的沙灘,捧起縷縷相思,尋找南方的浪漫?!睘榱吮憩F(xiàn)出沙灘上清爽的的氛圍,演唱時咬字不能過重,應該輕咬慢吐,發(fā)自內心的幸福感一定要通過咬字來表現(xiàn)出來,尤其是“和”、“進”、“相思”、“浪漫”這些字、詞,演唱家的細聲細語般的演唱,給人一種輕盈、歡樂的感覺。到了結尾的高潮部分“北部灣的銀沙灘,你讓我們流連忘返!”歌曲為了強調一種溫暖而又歡快的心情,于是音調增高,而且“灘”和“返”拖長聲音,給人一種精神爽朗的、充滿夢幻的感覺,就像沙灘上微風拂過臉龐一樣,讓人回味無窮。像唐佩珠就是這樣通過咬字吐字使歌曲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總的來說,語言是唱歌的基礎,只有掌握好咬字、吐字才能把歌唱好,所以咬字、吐字對民族演唱有著深遠的的意義,才能更好地達到字正腔圓的效果。每一個演唱者都應該多向成功的歌唱家借鑒成功的經(jīng)驗,學習她們演唱時咬字、吐字的技能,這樣,民族歌唱才會更加繁榮!
參考文獻:
[1]沈洛,論在民族唱法中咬字吐字的重要作用,大眾文藝,220—221頁;
[2]康少華,論美聲與中國民族唱法的咬字吐字,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系,2010年第5期;
[3] 梁紹武,透視歌?!獜V西民族音樂創(chuàng)作現(xiàn)狀及思考,南方文壇,2001年6月;
[4]何麗娟,淺論民族唱法中的“聲”,大眾文藝,27頁;
[5]麥展穗,漫談廣西十年音樂創(chuàng)作--《民族藝術》1991年02期
[6]高洋,淺談民族唱法,大眾文藝,220頁;
[7]張洪霞,民族唱法之我見,劇作家,2009年2月;
[8]高凡雅,民族唱法的幾點心得,劇影月報,68—69頁;
[9]種浩,論多元化的現(xiàn)代民族唱法,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10]關曉嵐,淺談民族唱法之技巧,內蒙古民族大學,2010年第1期;
欄目分類
- 復興與困境:“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漫畫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意義生成
- 理性與詩性的交融:富蘭克林·布斯鋼筆墨繪畫風格的形成與影響
- 定格動畫在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課程中的應用——以石頭畫為例
- 由藝造記憶談中國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與欣賞
- 民間非遺工藝美術的現(xiàn)代化傳承創(chuàng)新研究
- 淺談傳統(tǒng)美術在當代公共藝術的應用 ——以蘇州園林為例
- 中國畫與現(xiàn)代結合的創(chuàng)作發(fā)展
- 水彩畫的光影表現(xiàn)及其影響研究
- 在數(shù)字化背景下黎錦圖案創(chuàng)新設計的重要意義
- 網(wǎng)頁設計課程中的美育浸潤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