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的滴灌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科技論文
水資源嚴重缺乏和水旱災害頻繁是我國的國情。目前我國水的利用率僅為45%,而水資源利用率高的國家已達70%~80%,解決灌溉用水的問題對于緩解水資源的緊缺是非常重要的。在灌溉系統合理地推廣自動化控制技術,不僅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緩解水資源日趨緊張的矛盾,而且對我國水資源的合理應用具有指導意義。
ZigBee是一種新興的近距離、低復雜度、低功耗、低數據速率、低成本的無線網絡技術,它依據IEEE802.15.4標準,在傳感器之間相互協調實現無線通信。[1][2]自動節(jié)水灌溉系統利用土壤水分傳感器,微處理器,和ZigBee芯片等器件,以網狀埋設在灌區(qū)的各個地方,通過無線通信網路采集數據,然后控制灌溉系統的狀態(tài),從而實現灌溉的自動化。
系統總體設計
基于ZigBee的滴灌自動控制系統由ZigBee無線通信模塊、濕度傳感器和上位PC監(jiān)控計算機,電磁閥和滴箭等構成,系統總框圖如圖1所示。上位機主要負責測量數據的存儲、分析。ZigBee通信模塊分為主機模塊和從機模塊,網絡拓撲采用星型網絡,即一個網絡協調器和若干個從機終端模塊。[3]與PC機相連的模塊作為網絡協調器,它的主要任務有兩個:(1)負責組織無線網絡,即自動搜尋網絡中的終端節(jié)點;(2)從終端機節(jié)點取得PC機需要的數據,實現終端節(jié)點與上位機之間的通信。[4]ZigBee終端模塊與濕度傳感器相連,一個終端節(jié)點模塊可以根據需要連接多個測濕度的探頭。
系統硬件設計
傳感器節(jié)點由數據采集模塊(傳感器、A/D轉換器)、數據處理模塊(微處理器、存儲器)、數據傳輸模塊(無線收發(fā)器)組成。[5]數據采集單元負責監(jiān)測植物生長環(huán)境參數采集和數據轉換,本設計中數據采集單元主要是土壤濕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光照傳感器;數據處理單元負責控制整個節(jié)點的處理操作、路由協議、同步定位、功耗管理、任務管理等;數據傳輸單元負責與其他節(jié)點進行無線通信,交換控制消息和收發(fā)采集數據;數據傳輸單元主要由相應的通信協議(主要是MAC協議)及低功耗、短距離的無線通信模塊CC2430組成。[6]
軟件設計
系統軟件設計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無線網絡的組網,傳感器工作的控制以及數據的無線收發(fā)。本系統所用的開發(fā)環(huán)境是IAREmbeddedWork-bench7.20,傳感器節(jié)點軟件設計的流程如圖2所示。
傳感器節(jié)點上電后,首先進行系統的初始化,然后選擇信道并加入現有的ZigBee無線網絡,休眠等待接收信號,當接收到網關節(jié)點發(fā)出的查詢信號后,進行數據的采集并發(fā)送回協調器節(jié)點。設備上電后將掃描信道,加入合適的網絡,加入網絡后將把16位網絡地址發(fā)給協調器。設備工作時將周期地輪詢路由器,看是否有采集數據的命令信息,若有,則采集數據并把數據發(fā)給協調器,否則繼續(xù)偵聽信道。組網成功的網絡拓撲顯示如圖3所示。
結語
本文提出了基于ZigBee的自動滴灌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法,并設計開發(fā)了相應的傳感器和協調器節(jié)點以及相應的軟、硬件系統。實驗結果表明,該系統能夠實現滴灌自動控制,并且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隨著無線傳感器網路技術的推廣,無線自動滴灌控制技術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和發(fā)展。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