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正文

對話教學——追求語文教學的新境界-語文論文

作者:中州期刊-小君來源:原創(chuàng)日期:2011-10-27人氣:1317
摘要:對話教學是對話的時代精神在教育領域的回應,它從根本上超越教學中的“主導文化”,走向“關系文化”及相應的“對話文化”。長期以來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為對話教學提供了迫切性與必要性,而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又為對話教學提供了可能性。它主張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從而突破了主客體單一的主體認識論模式,走向“教師主體--文本主體--學生主體”相互作用的交往實踐模式。
關鍵詞:語文教學;對話;平等;多元理解
在我國長期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講課代替了學生的思考,學生不能自由的表達他們內(nèi)心最真實的想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被剝奪,雖然現(xiàn)在一直倡導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師生關系,但試問教師主導下的“學生主體”真的是民主與平等的嗎?學生由“客體”變成“主體”,不過是在身份上認同、人格上內(nèi)化了處于控制地位的教師角色而已。 對話教學是對話的時代精神在教育領域的回應,長期以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為對話教學提供了迫切性與必要性,而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又為對話教學提供了可能性。對話教學把教師與學生都看作是有著豐富敏感的內(nèi)心世界,有自由意志和特殊需要的人,把文本也看作是有著豐富情感的召喚主體,從而突破了主客體單一的主體認識論模式,走向“教師主體--文本主體--學生主體”相互作用的交往實踐模式。
一、語文對話教學的基本內(nèi)涵
 什么叫“對話教學”呢?克林伯格認為“在所有的教學中,都進行著最廣大的對話,不管哪一種教學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對話都是優(yōu)秀教學的一種本質(zhì)性標識”。而劉慶昌先生則認為:對話教學“是民主平等的教學”、“是溝通合作的教學”、“是互動交往的教學”、“是創(chuàng)造生成的教學”、“是以人為目的的教學”。 綜合古今中外,對話教學其實存在自古及今的教學過程中,如孔子的“啟發(fā)教學”和蘇格拉底的“產(chǎn)婆術”就是這方面的典范。究竟什么才是對話教學,通過資料的整合與閱讀,筆者認為:對話教學并不是簡單的授受,而是教師與學生基于對關系價值的認知,由問題的呈現(xiàn),共同對問題進行一種探究與創(chuàng)造,教師傾聽、理解、研究學生的思想,并通過對話把學生的思想引向深入,同時教師自身也在對話中不斷的學習與自我提升。
《語文課程標準》的出臺,使對話教學理論走進了中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語文對話教學它強調(diào)教師、學生、文本都是獨立的主體,認為語文學習的實質(zhì)就是學生通過與文本、與他人及自己的對話式溝通,完成自我主體的建構和生命的成長過程。所以說,語文對話教學它不是機械重復活動,而是新的知識與理念不斷生成的過程,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同時,對話意味著師生、生生、師生與文本間人格上的平等,意味著多元理解的共存。
二、語文對話教學實踐探索
(一)從“主導-主體”教學實踐走向“消解中心”的關系性實踐
對話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主體間的互動與交流的特點,突破了“主體-客體”單一的主體論模式,走向“教師主體-文本主體-學生主體”相互作用的交往實踐模式。把教師與學生都看作是有著豐富敏感的內(nèi)心世界,有自由意志和獨特需要的人,把文本也看作是有著豐富情感的召喚主體。讀者與文本,互為因果,互相發(fā)現(xiàn),互相制約,意義有一個生成過程,是不確定的、相對的、因人而異的。  它要求我們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以為只要在課堂上老師提問學生回答、老師提要求學生討論,就是實施對話。
一位語文老師在教學《劉胡蘭》一文時,與學生進行了一段對話,師問:“這篇文章是寫誰的?”生答:“劉胡蘭?!?br />師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答:“題目就是劉胡蘭?!?br />師問:“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
生答:“1947年1月4日?!?br />師問:“你怎么知道?”
生答:“課文第一句就是這么寫的。”
這種對話,徒有對話的形式,而沒有對話的實際意義,教材中現(xiàn)成的內(nèi)容何須繞這么大一圈來感知呢?
(二)對語文教材內(nèi)容的積極“重構”,促進有效對話的生成
要進行對話,就必須圍繞一定的話題,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問題。而問題的形成以及問題的有效性主要決定于教師對語文教材的積極“重構”。確立問題的好與壞,直接影響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影響對話活動能否廣泛而深入性開展。那么如何對語文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巧設話題,激發(fā)對話呢?
1、營造兒童文化氛圍,激起學生的對話欲望
  我們教育的一個普遍問題是,教育所展現(xiàn)的世界是成人的世界,在這種世界中,兒童是從屬于成人的,而兒童只有在屬于自己的世界中才能敞開心扉,真誠地交流、積極地應對。語文的特點要求語文教學要有一個人文的環(huán)境,營造一種兒童文化氛圍。
2、淡化教師的角色意識,共同參與學習活動
在和諧的對話環(huán)境里,教師應當是對話的激發(fā)者和參與者,不能凌駕于教學過程之上。做到這一點關鍵是教師要放下架子,將自己的經(jīng)驗、思考、體驗與學生分享。
(三)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生動對話情境
 有效生動的對話情境涉及到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在宏觀層面上,主要是要消除權威,如教師權威和書本權威,歸還教師和學生的話語權;在微觀層面上,對話主體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能力,也就是說平等的觀念、安全的場地、豐富的學習資源是構成有效對話的最基本的條件。它首先要求教師教學意識的轉變,教師是最好的傾聽者和交往者,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
教學情境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種潛在的課程。人在不同的情境中會有不同的反應。在專制壓抑的情境中,人往往會形成一種抵觸的情緒;而在民主和諧的情境中,人更容易敞開自己的心扉,表現(xiàn)得開朗和諧,自信樂于交流。例如于永正老師教學《狐假虎威》時,抓住“小動物各自在什么位置”這個問題,借助模擬表演的形式,引導學生研讀:
(老師找了五位小朋友,分別帶上老虎、狐貍、小鹿、兔子、野豬頭飾)
師:其余同學當導演,大家看看,狐貍和老虎誰在前后,為什么?根據(jù)書上的要求指導。
生:狐貍在前,老虎在后。因為書上說:“再往狐貍后面一看,一只大老虎!”
生:圖上畫的狐貍在前,老虎在后。
師:這二位導演讀書很認真,小兔和野豬,應在什么地方?
生:他們在森林深處,要站得遠一點。
師:(問“老虎”)你東張西望什么?
“老虎”:我看看動物們是不是怕狐貍。(眾笑)
(“狐貍”“老虎”繼續(xù)往前走?!靶⊥谩薄靶÷埂钡纫灰姟袄匣ⅰ保把健钡匾宦?,撒腿就跑。)
師:(問“小鹿”)你為什么跑?害怕誰?
“小鹿”:我怕的是老虎。
師:你不怕狐貍?
“小鹿”:誰怕它呀?。ū娦Γ?br />(大家對五位小朋友的表演給予了充分肯定)
于老師和學生一起沉浸在表演的情境中,邊引導學生表演,邊隨機對話,學生輕松愉快,沒有拘束感,思維也顯得非?;钴S。
(四)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有效回應與機智協(xié)調(diào),將對話教學推向深入
教師對學生的有效回應也稱為教師的情境教學智慧,即教師CR(Catch & Response)的捕捉回應能力。一個教師能否具備這樣的能力與智慧,主要取決于其自身各方面的修養(yǎng),首先教師必須具備民主平等的思想,“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其次,教師必須要有寬厚的語文素養(yǎng)和知識面。倘若一個教師具備了以上兩個方面素質(zhì),那么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有效的運用對話教學并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回應呢?
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正確選擇對話教學的時機。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一、選擇適合的文章進行對話教學,一般要選擇教學內(nèi)容豐富,有爭議、并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二、指導學生注意捕捉生活中的閃光點來展開對話;三、注意捕捉學生心靈變化,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他們的對話能動性。
其次,教師要有很好的教學機智。教師要善于傾聽學生,但不能無原則的遷就學生,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正確的思維方法,同時又要有較強的思維靈敏度。對于學生在對話中提出的問題,教師要盡可能想法當場作答,盡量將問題放在課堂內(nèi)解決。
最后,對于學生的問題,教師必須給予有說服力的解釋。這樣才能消除他們的疑慮及逆反心理,正確對待現(xiàn)實的價值觀。切勿壓制學生提問題,或?qū)ζ鋯栴}無動于衷。
參考文獻:
[1]張華.對話教學:涵義與價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6).
[2]冒惠嫻.語文對話教學如何開展[J].論文選登
[3](日)佐藤學著.學習的快樂:走向?qū)υ抂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4]王史維.教育交往理論的拓展及實踐意義[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6)
[5]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M].1996.
 [6]王尚文.對話:語文教學的新概念[J].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報),2001(5).

網(wǎng)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lián)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lián)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lián)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lián)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