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小說到電影的改編
《七月與安生》講述了性格強烈反差卻又牽扯極深的女性,為愛情留守,為世界出走的故事。導演曾國祥以“加減并行”的改編創(chuàng)作手法,為較短篇幅的小說填充細節(jié),刪去細枝末節(jié),對原著進行了較大的改動。該片不僅對于“互換人生”的主題進行深層次挖掘,而且打破了青春片女性人物塑造的壁壘,在影片中塑造了充滿靈性的女性形象。
一、靈性四溢的人物塑造
原著是以七月、安生與家明三人的故事展開,在改編的過程中是減去安生身上的自私冷漠,加入溫暖的文藝氣息,而且賦予原本面目模糊的七月以豐富的人格特性,原本處于爭奪中心的家明,在電影中卻只是兩個女生感情的見證者。如此改編,不僅使人物塑造忠于原著靈魂本質(zhì),而且靈性四溢,使得原本稍顯扁平化的人物更加立體化、戲劇化。
(一)由復雜趨向簡單的“安生”
電影延續(xù)了小說中安生桀驁張狂的性格特質(zhì),但去掉自私冷漠的缺陷,性格設定更趨溫暖向善,也更討人喜歡。影片中在七月將家明以男朋友的身份介紹給安生之后,三人一起爬山去廟中祈福,安生因體力不支中途休息,最終安生與家明爬到了山頂?shù)乃聫R。寺廟中面對家明的心意的表露,安生即便心儀于他卻還是選擇回避,不久之后就出走縣城,去外面的世界漂泊流浪,這一切都源于她怕傷害到她最好的朋友——七月。而小說中,是安生向家明表白,甚至可以說安生是“小三”的角色。雖然原著與電影中,安生都為愛選擇流浪漂泊,但顯然導演對于安生這個人物做出如此改動,減輕了原著中對于安生是“小三”的詬病,抓住了女性朋友之間最微妙的情感變化,使得原本復雜冷漠的安生,性格簡單明朗化,她所做的一切決定與選擇皆是源于愛。
(二)由簡單趨向復雜的“七月”
影片中七月不再是性格溫吞的傳統(tǒng)女孩,而是披著乖乖女外衣內(nèi)心向往冒險的充滿矛盾的人,她的掙扎與覺醒,蘊含更深層的女性覺醒意識。兩人初識之時,性格桀驁不馴的安生要砸破警鈴,七月欲阻攔,之后警鈴響起,眾人都以為警鈴是安生砸破的,但影片最后卻作了交待,是七月握著安生的手砸向警鈴。這一舉動也與七月勸家明逃婚形成了呼應。原著中的七月是隱忍的,是克己的,面對最好的朋友與最愛的男人的情感糾葛,她選擇原諒和接納,并且撫養(yǎng)他們的孩子成人。而影片中,在家明回來與其完婚之時,她卻勸家明逃婚,因為她要名正言順地逃離這片禁錮她的天地。逃離是七月女性意識的真正覺醒,經(jīng)歷了痛苦的掙扎,她做出了常人難以理解的決定,像安生一樣去流浪,體驗安生每一次走過的路。該片的監(jiān)制是善于刻畫女性微妙心理變化的陳可辛,想來曾國祥是得了他的真?zhèn)?,對于女性形象的刻畫,火候拿捏的恰到好處?/p>
(三)由“欲望投射體”變?yōu)椤皭矍榉枴钡摹凹颐鳌?/p>
原著中帥氣的家明是處于青春期的兩個女生的愛欲投射對象,他在兩人之間搖擺不定,而電影弱化了狗血的三角戀關系,家明在電影里更像是一個“雄性的花瓶”,起陪襯作用。二人初識家明之時,皆為其動心,原著中架構(gòu)了三角戀的復雜關系,家明面對二人的心意猶豫不決,在與安生發(fā)生了關系生下孩子,仍然與隱忍的七月完婚。導演曾國祥獨辟蹊徑,弱化三角戀的愛恨糾葛,“男主的角色與其說是兩位女主的爭奪對象,不如說是描寫兩個女生在友情和愛情中徘徊難得兩全的橋梁?!碑斊咴略诩颐鞅本┑男∥蓍T口撞見宿醉的安生時,七月的矛頭直指安生,家明被拒之門外不得介入。深夜的操場上,安生與家明告別,態(tài)度決絕,不容家明挽留。而當懷著家明孩子的七月出現(xiàn)在安生面前之時,她們之間再沒有家明的存在,男主角也就成了一個愛情的符號象征。
二、豐富飽滿的情節(jié)架構(gòu)
小說《七月與安生》是安妮寶貝早期的作品,故事十分簡單,講述七月與安生這兩位女孩從13歲開始相互糾纏的人生。原著的篇幅只有短短的20來頁,如今改編成一部100多分鐘的電影,監(jiān)制陳可辛和導演曾國祥都表示,這次改編是一個不斷做加法的過程。與原著相比,電影的故事變復雜了,細節(jié)更飽滿了,結(jié)局也跟原著截然不同。
(一)故事復雜化
原著中家明與安生的初次見面,是七月將已是正牌男友的家明介紹而安生,安生看家明長得英俊而心動。電影中是家明和安生初次見面時七月與家明相戀之前,家明被安生特立獨行的氣質(zhì)所吸引。在佛堂許愿之時是安生主動表白,但在電影中面對家明的攻勢,安生選擇隱忍克制,并遠走他鄉(xiāng)。七月在車站送別安生,不經(jīng)意間看到了安生脖間的玉牌,就在此時松開了緊攥著安生的手。如此一來,故事的沖突就產(chǎn)生了,安生為愛出走,七月為愛隱忍,相較于原著更具吸引力。此外,原著中七月在撞破家明與安生的戀情后,依然選擇與其結(jié)婚,而電影中是七月主動提出讓家明逃婚,將自己從無愛婚姻與社會輿論中解脫出來。最終安生與七月都放棄了家明,安生流浪后回歸了平淡的生活,而七月在理想的結(jié)局中去體驗安生流浪的日子,最終活成了彼此的樣子。
(二)細節(jié)飽滿化
原著中安生離開之時,七月發(fā)現(xiàn)安生脖子里的玉牌,安生說是地攤上淘的就搪塞過去了。但在電影中,七月看到玉牌之后,卻松開了原本緊緊攥著安生的手,也是從這里開始,兩個人之間開始出現(xiàn)嫌隙。原著中七月看到安生手指夾著香煙,與一幫老外嬉笑打鬧,感受到與安生的生活已經(jīng)截然不同,但并未與其發(fā)生爭吵與不快。而在電影中,酒吧內(nèi)是七月與安生第一次爭吵,七月看不慣安生的作派,但其實情緒的爆發(fā)點還是因為看到了安生脖子里的紅繩。一根看似不同的紅繩,卻牽動著兩個女生的心,從嫌隙產(chǎn)生到情緒爆發(fā),從輕到重,貫穿始終,使得電影細節(jié)刻畫生動飽滿,增強了人物性格走向的可信度。導演通過簡單而又細膩的鏡頭語言,將人物的關系變化清晰地呈現(xiàn)在銀幕之上。
(三)結(jié)局反轉(zhuǎn)化
原著以安生死亡、七月收養(yǎng)安生與家明的孩子為結(jié)局,文藝女青年終于得償所愿在27歲的年華離世。而電影在濃墨重彩地描摹了七月與安生互換人生的理想結(jié)局后,卻又提供了另一種更逼近事實真相的結(jié)局,浪蕩半生的安生終于回到了中產(chǎn)主婦的平靜生活,而這種選擇的背后是經(jīng)歷了生離死別。家明在重遇安生之后,發(fā)現(xiàn)了安生獨自撫養(yǎng)瞳瞳,一心以為這是他與安生的孩子,卻沒想到瞳瞳是七月為他生下的孩子。影片再次回到七月找到安生的一幕,此時的她大腹便便,但卻在生下家明孩子之后便離開人世,誰也沒有想到在27歲年華離世竟是七月。之后,安生便獨自撫養(yǎng)七月的孩子,過著原本七月向往的波瀾不驚的生活,這樣的結(jié)局相較于原著無疑更富有沖擊力。
三、主題意蘊——“雙生花互換人生”
在導演曾國祥看來,原著的精華就是“交換人生”,叛逆的安生和乖巧的七月,最后都過上了跟最初的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影片中互換人生的雙生花,在完成了靈魂的自我對抗之后,實現(xiàn)了女性意識的覺醒與成長。
(一)“互換人生”的深層演繹
監(jiān)制陳可辛說,也許很多觀眾在某個年齡的時候是七月,年紀大一點又變成安生?;Q人生,也可以是自己跟自己換。導演敏銳地抓住了“互換人生”這一主題,進行了更深層地挖掘。影片中對兩位女主互踩影子的鏡頭刻畫極為細膩,她們的影子其實就是彼此的反面,在影子的那個世界里,安生就是七月,七月就是安生,二人愛的深沉,也恨到極致。酒吧內(nèi)爆發(fā)的爭吵,出租屋里撕心裂肺地質(zhì)問,既是向?qū)Ψ降男梗彩菍ψ约旱目絾?。出租屋兩人的對峙是影片的最高潮,之后七月告訴家明:“一月之內(nèi)你回來,我們就結(jié)婚”。至此,一直隱忍克制的七月與桀驁不馴的安生,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互換人生”:安生回歸了平靜的生活,七月拋棄平淡生活而出走流浪。電影對原著的改編,不僅僅停留在簡單意義上的“互換人生”,而是與內(nèi)心處靈魂的對話,訴諸女性的人生向往與追求。
(二)靈魂的自我對抗
“影片中的兩位女主不論從性格抑或人生軌跡而言,都帶有濃重的兩極對立性,這種對立不僅體現(xiàn)在她們的爭吵與決裂,從一開始她們角色背后被賦予的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抉擇和生活方式?!钡@樣一對咫尺天涯的雙生花,兩者又互為鏡像,既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同時又隸屬于女性靈魂的兩面。經(jīng)過漫長的漂泊,安生回到了陸地、城市、公司和家庭,因為她知道逃離和放逐背后,自己最想要的不過是一個家;而七月在愛情受挫后也萌生了離開家鄉(xiāng),離開“不辛苦”的路的想法,并在安生想象的安排中實現(xiàn)了:七月拋下桎梏她的一切,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如此適應“不安定”的生活,并最終擁有了廣闊的世界和嶄新的人生。電影《七月與安生》并非簡單的愛情故事,而是一個人的靈魂的兩面由對抗到和解的故事,相較于原著,電影的改編更能引起觀眾共鳴。
(三)女性成長意識的顯現(xiàn)
與原著中不同,電影《七月與安生》對于愛情的表達是冷靜節(jié)制的。蘇家明在電影中作為一個愛情的符號——被七月喜歡卻沒能力拒絕,受安生吸引但不知進退。在電影中他始終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存在,從根本上消解了女性欲望受戀人支配的陳詞濫調(diào)。因此,影片中成長的達成是對女性心靈歸宿的拷問而實現(xiàn)的。當愛情不能滿足女性對于世界的全部渴望,那么女性的歸宿又在哪里?“兩個人物的命運,無論是直達終點,還是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都專注于女性對其生命意義的追尋——要自由,還是要歸宿?在“出走”和“留守”的人生交替中,兩個女孩各自成長,又共同詮釋出女性人生的新境界——她們不再是被青春愛情綁架的小女孩,她們對生命的自由有更為深刻的向往和追求?!彪娪皩τ谠木帲嗟爻尸F(xiàn)出女性意識的覺醒,七月與安生在經(jīng)歷了愛恨糾葛之后,成長為不會為情所困的獨立女性。
四、結(jié)語
無疑,電影對于小說《七月與安生》是一次成功的改編。它不僅打破了青春片“以關系破裂來營造看點”的標簽,而且通過大量的細節(jié)呈現(xiàn)出立體豐滿的人物形象。導演曾國祥以男性導演的身份和影片中男性對象的缺席,向觀眾展現(xiàn)了其對女性人物細膩的描摹與刻畫,呈現(xiàn)女性在內(nèi)心掙扎后的欲望訴求。在當下文學作品改編的熱潮下,電影《七月與安生》的改編或許會成為一次探索性的嘗試,為接下來的文學到電影的改編提供了一些新穎的思路。
本文來源:《視聽》:http://m.12-baidu.cn/w/qk/9501.html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gòu)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