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優(yōu)秀論文 > 文學論文 > 正文

淺談人文類專題片配音的情感創(chuàng)作

作者:雷洪來源:《聲屏世界》日期:2019-12-02人氣:2529

縱觀藝術從起源到發(fā)展再到興盛的歷程,伴隨著電影和電視的誕生,開啟聲畫同步的時代,被稱為"電視三大支柱節(jié)目"的專題片,有效融合了電視創(chuàng)作的藝術手段,電視專題片多度創(chuàng)作的規(guī)定制約性要求配音工作者必須深刻理解影響和文稿的基調,充分調動自身情感和把握心理節(jié)奏,以達到趨于完美的創(chuàng)作效果。

一.專題片配音與情感內涵

專題片配音是配音員對各類專題片的解說詞進行聲音演繹的過程,是對解說詞文字變有聲語言的再創(chuàng)作,是對電視專題片整體的凝聚紐帶,是電視專題片聲音的重要組成部分。專題片配音工作者通過聲音和影像結合給受眾產生一種新的感受,以達到直接、生動、精確地藝術和欣賞效果。配音作為連接聲音和影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創(chuàng)作質量直接影響電視專題片的整體效果,這無疑對配音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需要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和語言內部外技巧外,更需要情感把握的能力。

魯迅云:"能愛能憎才能文。"專題片配音的創(chuàng)作,無論何種樣式和形態(tài),都必須遵循"言為心聲"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深刻理解--具體感受--形之于聲--及于受眾"的創(chuàng)作路徑。沒有具體的理解和感受,僅憑話筒前一瞬間的情感調動,是無法感動受眾的。"情感是人們對與之發(fā)展關系的客觀事物(包括自身狀況)的態(tài)度的體驗,是人的需要和客觀事物之間的關系反應"。情感作為語言藝術創(chuàng)作的源泉,沒有強烈的情感欲望,就無法展現不同形態(tài)的情感狀態(tài),不能完成整體的創(chuàng)作并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專題片配音的創(chuàng)作形態(tài)與情感要求

1敘述形與真摯質樸的情感

敘述是電視專題片配音的主要形態(tài),這種形態(tài)的專題片最突出的特點是陳述"過程",其包括人物活動的過程,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事件的前因后果等,用敘述來展開情節(jié),交代人物活動和事件經過。許多文化類和歷史題材類專題片大多運用此種創(chuàng)作形態(tài),因在配音中,有畫面的同步,配音工作者要伴隨情景的發(fā)展,控制語速,語言要平實含蓄,狀態(tài)要松弛,語句起伏小,情節(jié)舒緩,感情要真摯且質樸,呈現娓娓道來的說話狀態(tài),使受眾能隨著聲音和畫面進入情景之中,帶給受眾親切自然之感。

歷史性專題片《碉樓·家園》以遜志軒碉樓樓主周齊佑夫婦堅守碉樓為主線,講述碉樓背后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配此片時我對作品內容深刻理解,在理清作品整個的脈絡后,解說從層次、背景到目的、重點基調進行反復的揣摩,最終確定了風格和基調,以敘述的風格向觀眾娓娓道來,表達自然、流暢、語氣親切、平緩,較好的表達了片中的情感內容,解說不空洞,立意、風格比較貼切,獲得當年珠中江莞電視播音三等獎。

2議論形與凝重高亢的情感

議論是評析和論理的表述方式,直接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評論和證明,其特點用說理的方式、以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形式達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在議論形電視專題片中,更要進行評論,直擊論點,來影響受眾,無論議論言語數量的多少,都要將議論和敘述進行區(qū)分,著力展現。這種創(chuàng)作形態(tài)大多出現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題材的專題片中,會采取仰視角進行配音創(chuàng)作,整體基調嚴肅、端莊、大氣,態(tài)度鮮明、情感濃烈,聲音往往選擇實聲,力度較強,吐字圓潤集中,情感總體上多為凝重或高亢。大型專題片《毛澤東》就是議論形的典型代表,解說時整體語言分量較重,情感十分深厚。

在議論形專題片中,配音工作者的創(chuàng)作往往起到主線作用,觀眾語言的關注會大于影像,離開創(chuàng)作者的聲音,畫面就會變得毫無邏輯,因此配音工作者在不喧賓奪主的情況下,盡可能通過聲音的魅力和飽滿的情感狀態(tài)對受眾進行引導。當然,因風格的特殊性產生語言平實、語勢和緩的配音,這一類專題片在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靈活把握。

3抒情形與自然流露的情感

抒情形專題片顧名思義是一種表達情感、抒發(fā)情思的專題片,其自身特性決定其更有利于感情的表達,具有主觀性、個性化和詩意化的特征。它主要用于反應社會生活的精神面貌,通過對現實環(huán)境的描述,抒發(fā)感情以及啟迪心靈。在目前的電視專題片中,抒情方式樣式多樣,手法多變,單獨使用時句式規(guī)整、文采飛揚、直抒胸臆;夾雜使用時,情感婉轉、句意樸實、自然流露,無論是高亢的情感還是內斂的感情都是真摯和真實流露的,目前配音時采用的方式有多種,如借景抒情、觸景生情、詠物寓情等。

專題片《魯班》就采用規(guī)整的句式,大量的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以描寫的語句為依托,將抒情的語句穿插其中,以吐字輕柔圓潤,節(jié)奏舒緩,情感充沛的表達方式出現,給受眾視聽覺雙重的美感。但需要注意的是此類型配音與朗誦的區(qū)別,過于充沛的情感和脫離畫面的聲音,易產生喧賓奪主的效果。

4描繪形與真誠耐心的情感

描繪形采取生動形象的語言,將人物或事物的狀態(tài)具體的刻畫出來,多應用于科技、衛(wèi)生、文體等領域知識性較強的專題片中,描繪的語言除引起受眾的注意外,更多地承擔為受眾普及不熟知的知識或常識講解的人物,影像與聲音形成互補。因此在配音中,要采取真誠、耐心的情感,樸實易懂的語言,節(jié)奏要相對緩慢地為受眾進行講解。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受眾年齡層次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許多專業(yè)性詞匯晦澀難懂,需要配音工作人員對其加以處理,起到橋梁的作用。

在目前的許多描繪形專題片中,極力追求真實化的配音方式,采用日常說話的感覺以口語和生活化的表達方式,這種解說方式更貼近受眾的生活,吐字用聲適中,沒有刻意修飾雕琢之意,專題片《如花》就采用這種配音方式,客觀恬淡的感覺,真誠耐心的情感受到大眾的好評。

三.配音時的情感運用策略

1氣動聲發(fā)、情隨氣動

配音時的情感與氣息相通,氣息是情感的基礎。氣息是有聲語言表達的生理動力,氣息不足,聲音的力量缺乏支撐,不同情境下,不同情感的語言,對于氣息的要求不盡相同,但需要認同的是,任何情況下,有聲語言的表達不能脫離情境,配音者在配音時則需貼合氣息的變化,恰當地表達情感。

配音時更需要依據情感的變化適時調整氣息。氣息在使用過程中,會隨時出現損耗產生不夠用的現象,此時需要及時補充,進行"偷氣"、"換氣"、

"就氣"等,要是氣息一直處于相對飽滿的狀態(tài),才能在配音時從容不迫,氣息隨情感運動,不會出現聲音沙啞、氣喘噓噓的狀況。

2感同身受、進入情景

專題片配音中,感同身受、進入情景是配音成功與否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要了解不同類型專題片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的來龍去脈、現實背景等,伴隨著情景的變化改變語言表達方式和情感,配音工作者每次面對不同題材的專題片,都要用心去感受作品,將自身投入情景中,與情景相通,獲得準確的情感。

同時,情感的激發(fā)更需要豐富合理的想象。豐富的想象力能營造出情景的真實性,實現聲畫合一,想象力的培養(yǎng)除在生活中用心體會,通過大量的閱讀充實底蘊,更需要大量的實踐進行提高。承擔專題片《赤子畫家司徒喬》的配音工作后,我更加感受到想象力的重要性。此片闡述畫家司徒喬的一生,在解說中面對"隔時空"的歷史人物類題材配音,沒有親身感受、親身經歷,因而配音時盡量調動思想感情,進行合理的想象,以人物視野、角度來敘述司徒喬的平生,表達上盡量把握感情尺度,自然流暢、語言親切、平緩,對片中不同語境、情境或激昂、或哀怨、或抑揚頓挫,充分展現了畫家司徒喬這一人物的人文價值和社會價值。該作品獲得了2013年度全國縣級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一等獎。

3技巧和情感的緊密結合

配音要求思想感情與語言表達技巧相統一,聲音形式與作品風格題材相統一,這就要求配音者在創(chuàng)作中對語音語調、句法詞意、情感分寸等要有精準細致的覺察能力,能夠依據題材合理恰當地進行創(chuàng)作。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地是創(chuàng)作者容易進行一個誤區(qū),有時專題片強調客觀、自然地陳述,在表達上追求無重音、無情感的狀態(tài)、平淡地陳述,這種方式看似新穎,但完全忽視了語言表達在專題片中的重要作用,丟失了技巧和真切感受的創(chuàng)作會造成作品的固定化,實際上失去了專題片的特色所在。

對于情感的把握,將語感和情感的結合看似困難,但這絲毫不會影響創(chuàng)作,技巧規(guī)范我們配音的語音等外在形式,而情感作為內核,賦予作品以靈魂,方能使作品有血有肉,配音作品的百花齊放。

4重視情感與受眾的共鳴

正所謂"五情發(fā)而為辭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藝術都是以情感作為支撐的,配音作為影像背后的藝術更需要情感幫助其實現聲畫統一和穿針引線的作用。在專題片中,配音工作者良好的聲音狀態(tài)是吸引受眾的手段,飽滿持續(xù)的情感才是將受眾帶去情景的唯一方法,配音工作者要化身為物,以物為我的真情去體驗和感知,還原影像營造的特定環(huán)境,將感情準確的傳遞出去,使觀眾產生共鳴。

獲得中國彩虹獎一等獎的《故鄉(xiāng)的女兒》,記錄的是王選針對日軍侵華細菌戰(zhàn)進行取證的故事,面對這樣一部尊重歷史、還原歷史的專題片,其里面包含了復雜的情感,配音的朱莉莎老師反復思考再三琢磨,確定了凝重、深沉的情感基調,語氣平實而富有沖擊力,表達了對受害者的深切同情和對日軍的深惡痛絕,直接將觀眾帶入到當時的歷史當中,成功地感染到受眾。


本文來源:《聲屏世界》:http://m.12-baidu.cn/w/xf/24481.html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