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傳播語境下的科幻影視創(chuàng)作研究
如今的國際傳播不再是國家對國家的雙向傳播,而是進入多元傳播主體、多元傳播媒介、多元傳播模式的全球傳播,而傳播過程中面臨的文化沖突與融合,也受到更復雜的因素的影響??萍既绱税l(fā)達的時代,科幻影視作為備受市場青睞的影視類型,可以在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將任何文化輸出給全球受眾,所以科幻影視創(chuàng)作就必須關切文化認同。因此,本文嘗試從全球傳播的背景、跨文化傳播的語境出發(fā),探討科幻影視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與特點。
一、全球傳播與跨文化傳播
(一)從國際傳播到全球傳播
傳播媒介的多元化。傳媒業(yè)的繁榮對于傳播本身會產(chǎn)生正效應,而科技的進步則會促使媒介形態(tài)更加多樣化。尤其是作為民間輿論場的社交媒體,極大地填補了長期以來傳受雙方地位上的不平等,促成了更全面完善的輿論場。
傳播主體的多元化。六度分隔理論的出現(xiàn),使得以“熟人的熟人”來展開人際網(wǎng)絡并進行交往成為可能,人際傳播為基礎的社會化媒體日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在這種以人際關系網(wǎng)絡為基礎的傳播結構中,每一個人作為網(wǎng)絡傳播的一個節(jié)點,都可以成為信息再傳播的主體。
傳播格局的改變。傳統(tǒng)的報紙、廣播、電視等媒介的國際傳播議程設置傾向于展現(xiàn)媒介奇觀,在與本國有關的外交等問題上表達立場態(tài)度。但在全球傳播中,任何個人的命運都有可能成為被所有網(wǎng)民關注的熱點,全球傳播參與者體現(xiàn)出強大的共情能力。以2015年的“韓母子遭性暴力10年案件”為例,該事件在全球引發(fā)廣泛關注。這種持續(xù)的關注會演變成一種催化劑,推動傳播更深更廣的延伸。
(二)跨文化傳播
拉里·A·薩默瓦等的《跨文化傳播》一書中,將 “跨文化傳播”定義為: “擁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號系統(tǒng)的人們之間進行的交流,他們的這些不同足以改變交流事件?!?由此可見,不同文化的人們之間所具有的差異性是跨文化交流得以產(chǎn)生和進行的基礎。
從人類社會出現(xiàn)開始,不同人種,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歷史所形成的復雜而浩瀚的文明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而全球化帶來的文明交融與沖入?yún)s是近幾百年才發(fā)生的事情。因此,在跨文化傳播中,我們需要建立起一種最基本的對傳播對象的認識,即一種他者認識。對于其他文化的考察與接觸,不僅是傳播得以發(fā)生的前提,更能在這一過程中加深對自身文化的理解。
二、當下科幻影視的特點
在《電影藝術詞典》中,這樣解釋科幻電影:“以科學幻想為內(nèi)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點是從當今已知的科學原理和科學成就出發(fā),幻想性地描述未來的世界或遙遠過去的情景”。近年來的科幻大片著重強調(diào)科技感和未來感,不僅科幻片里的許多設定可以在現(xiàn)實中找到原型,現(xiàn)實的科技發(fā)展進程也可以從科幻片中遙遠地展望。
首先,科技與科幻互為鏡像??苹糜耙曂ㄟ^高科技手段來探索未知世界,而銀幕中各種高新科技也走向了現(xiàn)實生活。在《復仇者聯(lián)盟》中,不斷進化的鋼鐵俠最終使用納米材料控制設備,使其完全隱身于自身,這樣的設想和當今的可穿戴設備相呼應,給觀眾帶來更多的代入感。
其次,科幻影視形塑認知。科幻題材的創(chuàng)作者們很早就意識到,單純的故事和場景描寫無法給閱聽者留下深刻的背影??苹闷督蹬R》以薩丕爾-沃爾夫假說為主題,即:“在達到有效溝通之前,我們放棄了所少次。”從“通天塔的故事”到科幻片對于語言的關注,體現(xiàn)了想象之外的想象和更深刻的思考。
最后,科幻影視批判現(xiàn)實。在科技如此迅猛發(fā)展的今天,技術給人類帶來福祉的同時,許多災難性的負面效果也不可忽視的凸顯了出來。 正如王開嶺在《仰望,一種精神姿勢》中所寫的那樣,“當星空變成了“太空”、意境變成了領地,當想象力變成了科技力和生產(chǎn)力,嫦娥奔月變成了太空競賽和星球大戰(zhàn)──人類對星空的消費,也就完成了由“愛慕”向“占有”的偷渡,對它的打量也就從“戀情式”進入了“科技式”和“政治式”,膜拜變成了染指和竊取。不僅戀曲結束了,連純真也一并死掉了?!?/p>
以2009年的科幻電影《第九區(qū)》為例,流落到地球上的外星人成了難民,他們滯留在約翰內(nèi)斯堡上空,隱喻的正是津巴布韋人被南非本地居民所驅(qū)逐的歷史。電影以紀錄片的風格將其處理成“外星人被人類文明所驅(qū)逐是什么感覺”。外星生物入侵地球的慣常災難片操作手法被完全改寫,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的身份同時對調(diào),借此關注難民問題。從中我們看到科幻影視的批判性不僅體現(xiàn)在與科技相關的議題上,它甚至可以透過科幻片的外衣來關涉與人類命運相關的任何話題,相較于其他類型的影片,又能同時避免現(xiàn)實的審查制度與政治風險,批判空間也更廣闊。
三、科幻影視如何構建文化認同
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文明發(fā)展在現(xiàn)今階段呈現(xiàn)的格局,是西方文明由于種種歷史原因在人類文化傳播中處于“文化施動者”的地位,非西方文明則咋或大或小的程度上處于“文化受動者”的地位,受動體民族在處于施動者地位的民族或國家面前往往存在自卑感。在世界歷史上,西方文化曾以野蠻強勢的姿態(tài)進入其他文化的領地,造成許多文化災難,這種后果在跨文化認同心理上造成的傷口至今也未能彌合。2018年,奢侈品品牌杜嘉班納因其設計師辱華而被抵制,在輿論發(fā)酵的后期,甚至杜嘉班納針對華人市場的廣告也被指有侮辱中國文化的鏡頭,可以說在全球傳播和跨文化傳播過程中的,其他文化對于西方文化的警惕與審視從未停止。
但電影在本質(zhì)上是一種文化傳播,它可以跨越語言與種族的障礙來進行信息交換與感情交流,不同國家、地區(qū)的人們可以通過電影了解對方的歷史與現(xiàn)實。在全球電影市場上,美國科幻片以龐大的產(chǎn)業(yè)鏈和上下游產(chǎn)品橫掃全球,提醒我們由表及里的審視美式科幻影視構建文化認同的路徑。
(一)表層的信息內(nèi)容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發(fā)達的超級大國,本身就具有科幻影視成長的土壤。從最早的太空探索到《地心引力》《星際穿越》等影片,隨著人類對宏觀的宇宙、時間、引力等領域的不斷探索,以及對微觀的基因、病毒等生化課題的深入研究,科幻片的內(nèi)涵和外延都將在根植于現(xiàn)實的基礎上得到極大的擴展。而科技化、信息化、全球化帶來的現(xiàn)代生活方式,是進入工業(yè)文明以來地球上任何國家和民族的共同向往。反觀2018年底在中國上映的《地球最后的夜晚》,既不符合普通觀眾對于賀歲商業(yè)片的期待,又不適應小眾的文藝片愛好者的觀影習慣,更難以滿足科幻片影迷的口味,最終口碑遭遇滑鐵盧,票房更是斷崖式下跌。
(二)里層的精神內(nèi)核
中西文化指向不同,思維模式有別,但美式科幻片在硬核的科技元素之外,總流露著人文關懷。如在電影《星際穿越》中,那句溫情脈脈的“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light.觀眾總能收獲感官刺激之外的感動。
此外,美式科幻片中常見的設定是“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設定將全人類視為一個整體,只要生活在這個星球上就很難不被這種設定代入其中,再經(jīng)由文化工業(yè)的個人英雄主義外衣的包裝,主角的命運便成為每一個觀影者的命運。就像《復仇者聯(lián)盟4》的預告片一經(jīng)上線就刷爆全球的社交媒體,不同國籍不同地區(qū)的所有漫威影迷都反應熱烈,仿佛電影中主人公的遭遇就是自己的遭遇。
薩義德告誡說,“一切文化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沒有任何一種文化是孤立單純的,所有文化都是雜交性的混成的,內(nèi)部千差萬別的……提高人類群體的知識和自由這一共同目的比種族、民族和國家差異更重要。或許只有懷抱對這種共同目的的追求,才能在全球傳播的時代無往不勝。
本文來源:《視聽》:http://m.12-baidu.cn/w/xf/9501.html
- 高等師范院校中國古典舞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 美育視角下非遺舞蹈進校園的價值探析 ——以棉北后溪英歌舞為例
- 談幼兒園舞蹈教學的意義和發(fā)展對策
- 新媒體背景下體育舞蹈短視頻傳播的現(xiàn)狀研究 ——以江西5所高校2019級體育舞蹈專業(yè)學生為例
- 論舞蹈教育心理學在舞蹈教育中的重要性
- 舞蹈在戲劇表演中的身體美學與情感表達研究
- 思政元素在舞蹈創(chuàng)作與表演中的滲透探索
- 從傳統(tǒng)邁向現(xiàn)代——中國紅色舞蹈的創(chuàng)作研究
- 朝鮮族舞蹈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研究 ——以《長鼓舞》《殘春》《扇骨》為例
- 高校舞蹈形體課程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nèi)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wǎng)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jīng)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jīng)“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