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勝從選擇開始,我們是您最好的選擇!—— 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檢測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詢
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教育期刊 > 正文

《西部素質教育》雜志 半月刊 國家級教育類優(yōu)秀期刊

作者:中州期刊聯盟來源:m.12-baidu.cn日期:2019-07-24人氣:4031

《西部素質教育》是由青海人民出版社主管/主辦、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教師進修分會指導的教育類學術期刊(G4),是全國唯一一本以素質教育為主題、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學術類刊物。

刊物立足西部,面向全國教育界,以“重點反映我國西部地區(qū)素質教育領域最新研究成果,介紹發(fā)達地區(qū)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優(yōu)秀教育成果,反映我國教育改革與教育發(fā)展動向與經驗,打造西部地區(qū)素質教育研究與交流平臺,推動西部地區(qū)教育進步”為辦刊宗旨,恪守“追蹤教育研究前沿,關注教育實踐熱點,探索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傳播教育教學信息,總結教育實踐經驗”的辦刊理念,旨在反映我國西部地區(qū)素質教育領域最新實踐和研究成果,介紹發(fā)達地區(qū)乃至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優(yōu)秀教育研究成果,搭建中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與發(fā)達地區(qū)素質教育的交流平臺,并通過開展高端研討會、專家約稿和論文征集等活動,為全國高等教育、職業(yè)教育和基礎教育界開展素質教育研究、交流實踐經驗、互通研究信息提供重要渠道和平臺。

《西部素質教育》


基本信息:

刊名:西部素質教育 Western China Quality Education

主辦單位: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出版周期:半月

ISSN:2095-6401

CN:63-1080/G4

出版地:陜西省西安市

語種:中文

開本:16開

郵發(fā)代號:52-290


《西部素質教育》主要欄目

專家論壇、教育觀察、德育研究、素質拓展、心理素養(yǎng)、教育管理、信息素養(yǎng)、高等教育、職業(yè)教育、基礎教育


《西部素質教育》主要作者群

以大、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研究人員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者的稿件為主,同時接收國內外專家教授的特約稿件,以素質教育為話題的稿件優(yōu)先選用


《西部素質教育》投稿須知:

1. 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稿件應包含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及主要研究方向等,注于首頁頁腳處)、中文摘要(300字左右)、關鍵詞(3~8個)、正文、參考文獻。如為基金項目資助論文,請在文稿首頁頁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

2.文稿中的作者姓名按照作者承諾簽署順序在題名下方通欄居中排列,姓名下方加圓括號注明作者的單位全稱、單位所在的省、市和郵政編碼。如為多位作者,且不屬同一單位,請在各作者姓名的右上方加數字序號,并相對應地列明各位作者的單位全稱、單位所在的省、市和郵政編碼。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9000字符(一個版面2100字符左右)。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qū)別明顯。

4. 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必須有圖題和表題。表格采用三線表,無豎線,僅保留頂線、底線、欄目線,表項(縱第1欄)與表頭(橫第1欄)間邏輯上為主謂關系,表頭前后欄間為遞進或并列關系;可以使用不同灰度來區(qū)別不同的列以方便閱讀;表格內文字用7.5磅,漢字宋體;數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所占位置大小不得超過8.5cm(1欄)18cm(2欄)。圖片分為線條圖、灰度圖(照片)及圖表,要求分辨率300 dpi,應提供原圖;插圖寬度盡量為半欄或者一欄,不得超出一欄,所占位置大小不得超過8.5cm(1欄)18cm(2欄),不得超出5幅;圖中如有文字,應設置為7.5磅,漢字宋體;數字、英文應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5. 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表置于文末,其排列順序以正文出現的先后為準,文內用方括號按先后順序標注,且置于行文的右上角。文章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的文獻。其主要格式如下:

專著:[序號]作者.書名[M].版次(初版不寫).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

期刊論文:[序號]作者.文章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學位論文:[序號]作者姓名.文章題名[D].保存地:保存單位,答辯年份.

報告:[序號]報告者姓名.文章題名[R].報告地:報告會主辦單位,年份.

專利:[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P].發(fā)布日期.

報紙文章:[序號]作者姓名.文章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著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寫法。姓名用漢語拼音的著者,用姓名全稱,不縮寫;姓名用西文的著者,姓全部大寫,名用縮寫,不加縮寫點。如著者不多于3人,應全部著錄;如為3人以上時,只著錄前3人,后面中文加“等”字,外文加“et al”,著者間加“,”。


《西部素質教育》錄用文章題目:

專家論壇  基于“多元培養(yǎng)、三維融通、全程協同”教育理念的地方高校機械類專業(yè)“雙高”人才培養(yǎng)方案——以廣西大學為例   耿葵花;謝紅梅;蒙艷玫;陳遠玲;黃豪中; 1-3

基于能力生成的“管理學”課程考核模式改革   王莉莉;王育輝;陳云翔; 4-6

地方本科高校無機化學“金課”的建設   黃妙齡;解慶范;陳延民;許妙瓊; 7-8+14

教育觀察  共享共生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溝通機制的構建   李玉瑩; 9-11

基于博耶教學學術理論探討課程學術的可能性   陳榮榮; 12-14

新時代背景下學前教育的發(fā)展   孟麗萍; 15+20

農村小規(guī)模學校的發(fā)展困局與對策   任國金;劉紀龍; 16-17

德育研究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平臺的構建   張由菊;王麗榮;侯東棟; 18-20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歷程   付藝琳; 21-22+24

“立德樹人”背景下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   付學軍; 23-24

新高考改革下的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曾揚陽;汪麗娟;彭潔; 25-26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下思政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   苗雨舒; 27-28

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丁平;咼雅純; 29-30

新媒體視域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調查   朱民強;葛洪剛; 31-32+34

新時期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   吳敏; 33-34

臨床醫(yī)學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趙利;娜幾娜·吾格提; 35-36

基于5W理論的高職工科課程思政——以新能源專業(yè)為例   劉宗瑤;容慧;張龍慧;溫夠萍; 37-38

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性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   郭越; 39

網絡輿情對高職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影響及對策   肖明月; 40-41

網絡信息時代的學校德育工作   安云; 42+44

如何在低年級小學生中開展德育   閆鳴鳴; 43-44

愛國主義教育在歷史教學中的滲透   張長鑫; 45+49

新形勢下德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融入   張元君; 46-47

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王杰; 48-49

小學階段愛國主義教育的開展   魏小兵; 50

新課改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路徑   陳小紅; 51

農村初中德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陳新; 52

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房蕊; 53

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伏向軍; 54

素質拓展  基于“綠色語法”的大學生語言生態(tài)意識培養(yǎng)策略   林玲; 55-56+60

西藏民族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建設的策略   周磊; 57-58

高等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培養(yǎng)策略   王田; 59-60

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對學生職業(yè)能力的影響及對策   董汝晶;譙順彬;李嘉駒;田輝; 61-62

職業(yè)院?!爸腥A經典誦寫講行動”有效開展的途徑   何志宏; 63-64

新時代職業(yè)學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徑   王益鋒;曹平; 65-66

高中物理教學中利用模型建構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   杜彥麗; 67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有機化學教學   張思偉; 68

初中生語文名著閱讀能力的提升策略   范小玲; 69+71

如何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韓蓮; 70-71

工匠精神融入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路徑研究   朱英杰; 72-74

如何利用多樣化辦學培養(yǎng)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   馬振平; 75

創(chuàng)教育“關鍵事件”,促學生素養(yǎng)提升   王艷; 76

小學生批判性思維品格的養(yǎng)成——以“孔融讓梨”(英文版)為例   黃蕓; 77-79

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石彩霞; 80

課前預習中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   蔡翠林; 81

小學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阮赟; 82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設置   廖婷婷; 83-84+98

外國文選作品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以部編版初中教材為例   王勇;彭博;趙冠宇;宋慧杰;席嘉語; 85-86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林曉密; 87+89

蒙授體育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溫嬌; 88-89

心理素養(yǎng)  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倦怠的成因與對策   李純輝; 90-93

逆商團體輔導對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情緒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的干預研究   姚恩菊; 94-96

如何對高三學生進行心理調控   周文峰; 97-98

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厭學心理的改善措施   馬小剛; 99

藝術教育  陜西省大學生體育社團管理現狀   徐桂蘭; 100-101

翻轉課堂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楊黎; 102

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莊溪山; 103+108

互動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中的運用   朱京茜; 104

模塊式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黃光亮;莫靜; 105-106

小學美術教學策略   蘇維元; 107-108

新課程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的策略   沙莉; 109

新課標下的音樂鑒賞課教學   仇雪; 110-111

初中體育教學中足球教學的策略   把多明; 112

師資建設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路徑   王濤; 113-114

新加坡高職師資培養(yǎng)對我國“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的啟示   徐夢文; 115-116

新時代中小學音樂教師的角色定位   王靜; 117-118

信息素養(yǎng) “互聯網+”背景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以國際企業(yè)管理課程為例   劉寶琦; 119-121

基于微信平臺的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   李麗; 122+125

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葡萄釀造學”課程教學改革   白茹;孫軍利;于坤;楊偉偉;劉良波; 123

藍墨云班課教學助手在高職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   趙麗紅; 124-125

翻轉課堂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課程教學中的實踐——以“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為例   張曼晶;丁婉怡; 126-127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高職藝術設計專業(yè)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以“現代設計史”為例   趙繼學; 128+130

基于“互聯網+”的高中生物混合式教學   彭雪莉;王任翔; 129-130

新課改下高中物理微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路徑   朱惠琴; 131+133

中職生手機使用現狀及管理策略之我見   安欣; 132-133

高中化學教學中微課的應用   陳亞軍; 134+136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多元化應用   柳曦; 135-136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中的應用   林曉; 137+146

化學微課教學的策略   張文斌; 138

虛擬實驗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張?zhí)靷? 139

初中數學教學中微課的有效運用   張思華; 140-141

“智慧教室”背景下基于“336”互動教學模式的讀寫結合課教學策略   盧熙; 142-144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整合策略   張建梅; 145-146

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李龍; 147

信息化環(huán)境下農村學校閱讀推廣的策略   馬成明; 148

網絡環(huán)境下的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席亮; 149

小學英語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   馬曉燕; 150+152

基于目標導向的初中化學微課教學設計與實施   張建鋒; 151-152

高等教育  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實踐   梁丹; 153-155

“一帶一路”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的路徑   張玉婷; 156-158

關于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管理的思考   青思含;肖世維;文錦瓊; 159-160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學士學位授予質量評價的研究   楊康; 161-162+164

勝任力模型在大學生實習中的應用   謝增標; 163-164

小組工作介入提升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實踐——以“心心相印”小組為例   李輝;馬心玉; 165-166+169

“綠色校園”視域下校園垃圾分類處理面臨的困境及解決方案——以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為例   田佩琦;范溫馨;潘燕霞;殷彤; 167-169

物聯網工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探索與實踐   周鵬;張傳琪;蘇繼斌;趙青; 170-171+174

新興工科專業(yè)“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三創(chuàng)合一人才教育體系的構建   李紅艷;章瑞; 172-174

系統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   宋栓軍;孟湲易;劉文慧;趙小惠;董雅文; 175-176+178

“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科院校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機制   趙雪梅;韓麗霞;吳軍; 177-178

口試考核法在留學生人體寄生蟲學教學中的實踐效果   張冰;熱比亞·努力;侯秋蓮;單驕宇; 179-180

大學生專業(yè)競賽與實踐教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金屬材料實驗課程為例   何珺;陳學廣;梁秀紅;彭會芬;馬曉莉;梁李敏;范永哲; 181-182

韓劇在MTI商務韓語口譯教學中的應用   蔣威; 183-184

醫(yī)用大學物理實驗考核方式的改革   付大偉;唐笑年;王瀟瀟; 185+187

土木工程專業(yè)畢業(yè)設計教學改革——以西南林業(yè)大學為例   夏冰華;劉遠才;劉德穩(wěn); 186-187

雙創(chuàng)背景下高校計算機公共課新生態(tài)模式的構建   張新華; 188-189

基于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理念的工程造價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   王英華;于海龍; 190-191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計算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人才培養(yǎng)機制的構建   湯衛(wèi)東;劉美玲;葛麗娜; 192-193

基于ESP教學理念的護理專業(yè)英語“金課”建設   朱博;高曉萌; 194-195

“高頻電子電路”課程教學方法   沙泉;許文武; 196+198

生態(tài)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構建   孫景寬;李田;任加云; 197-198

 4C營銷模式在應用型本科院校雙語教學中的應用   谷苗苗; 199+204

數學文化在大學數學課程教學中的滲透   張曉冬;韓世遷;李明輝; 200

基于TQM理論的軍校教學質量發(fā)展性評價的策略   杜健;夏靜;胡紅娟; 201

高校教務管理人員的工作職責及其優(yōu)化策略   石芳;胡藝瑋; 202

基于PAC理論的高校輔導員與學生溝通模式構建   李強; 203-204

如何發(fā)揮班主任在高校班風建設中的作用   張炎;成家林; 205+207

合作學習策略在因明教學中的應用   甘偉; 206-207

職業(yè)教育  人工智能時代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yè)基礎會計教學的實踐   趙菲; 208-209

“工學一體、定向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安徽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   陶磊;李海娟; 210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yǎng)方案設計——以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yè)為例   徐福平;何東; 211

我國高職院校助產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策略   李夢娟;楊孜; 212+214

中職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提升策略   酒安; 213-214

高職烹飪專業(yè)實訓教學研究現狀的綜述   黃文權;李想;李銳; 215-216

中職學校化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鄧志剛; 217

體驗式教學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   吳艷平; 218

案例教學法在中職金融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   趙小月; 219

基礎教育 “互聯網+”背景下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的有效開展途徑   賈平均; 220-221

“三維五步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以“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為例   蔡志斌; 222+226

“以學生為中心”的高中歷史教學   吳敏娥; 223-224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考核方案設計   楊倩;譚亞園; 225-226

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吳志清; 227

探究式教學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實踐   魏萍萍; 228

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   賀寧; 229+233

小學課堂教學中即時性評價的有效實施策略   曹麗樂; 230-231

深度學習背景下的小學數學問題驅動教學——以“圖形與幾何”為例   陳言萍; 232-233

小學古詩詞教學策略   黃可椿; 234-235

小學數學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鄧建君; 236

閱讀教學中的“對話”   孫秀娟; 237+243

小學數學建模教學實踐   何開平; 238-239

小學高年級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策略   劉金霞; 240-241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深度學習   李瓊; 242-243

低年級寫話教學與中年級習作教學的銜接策略   薛麗珍; 244+246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互動交往策略   曾靜; 245-246

如何上好小學高年級語文課   柴紅; 247

小學應用題審題技巧的指導策略   張乃叁; 248

小學拼音的教學方法   楊鳳霞;方楊競宇;李圓圓; 249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策略   葉阿云; 250

語言積累運用的技巧與方法   趙春霞; 251

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農村學校課堂教學中“邊緣人”的轉化策略   王軍芳; 252

新時期小學階段語文閱讀特色教學策略   江嬌嬛; 253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生物個性化教學思考   馮飛; 254+256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李汝婷; 255-256


網絡客服QQ: 沈編輯

投訴建議:0373-5939925????投訴建議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編、文章高手,可通過郵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金穗大道東段266號中州期刊聯盟 ICP備案號:豫ICP備2020036848

【免責聲明】:中州期刊聯盟所提供的信息資源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及時告知。

版權所有:中州期刊聯盟(新鄉(xiāng)市博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關注”中州期刊聯盟”公眾號
了解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核心期刊為何難發(fā)?

論文發(fā)表總嫌貴?

職院單位發(fā)核心?

掃描關注公眾號

論文發(fā)表不再有疑惑

論文寫作全系列課程

掃碼了解更多

輕松寫核心期刊論文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