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高校學術界的影響有哪些?
2020年伊始,一場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發(fā)的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國人民萬眾一心,都在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0年開端,太難了,真恨不得能夠重啟2020。沒有時光穿梭的高科技,重新開始無異于癡人說夢,既然不能重啟,我們只能接受并且戰(zhàn)勝它!相信中國,加油武漢!
一場疫情讓原本短暫的寒假一延再延,看情形,大有4月份再開學的趨勢。那么,這場持續(xù)已久的疫情都在哪些方面影響著我們高校學術界呢?
高校老師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授課的地點可能是在三尺講臺,也可能是在開闊的室外。沒想到一場突發(fā)的疫情,把老師的開課地點固定在了幾寸(十幾寸)的屏幕上,人民教師也快鍛煉成能夠應對各種突發(fā)事件的十八線小網紅。
有的老教授,玩轉微信,能夠微信指導學生畢業(yè)就已經是很厲害了。現在,也不得不學會了直播講課,對著鏡頭侃侃而談。
停課不停學,這是對教師工作最大的評價語。
高校老師除了授課,還要兼顧個人的發(fā)展,在職讀博、發(fā)論文都不在話下。
說到發(fā)論文的話題,就不能不說發(fā)論文的幾個步驟:
寫作—發(fā)表—出刊—收錄(簡化版)
在這一過程中,最受益的無異于寫作過程了。
疫情賦閑在家,終于有了大把大把的時間用來寫論文,感覺夢寐以求的事情真的實現了。同時,疫情也給我們提供了寫作選題。目前大多數期刊都在征稿“疫情”論文,并且開放綠色審稿通道。
最近要不要寫疫情論文的話題也非常熱,小編說呢,高校老師,走不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但是術業(yè)有專攻,寫論文也是抗擊疫情的一種形勢。
比如化學學院的老師,可以對病毒的機理和特性進行研究,將所得數據發(fā)布在論文中,可以幫助學界更好的認識病毒、攻克病毒。
其他專業(yè)的老師同樣可以在各自的領域研究疫情對沃恩的影響,比如從災害心里、物流組織、危機管理德國角度……
別看科普疫情機理的文章這么多,真正有用的科普還是要從論文中提煉出來的。
這,就是我們高校作者寫論文的作用和意義。
論文撰寫完成了,下一步工作就是發(fā)表了。
高校老師應該都挺擔心,收到疫情影響,萬一雜志社停工了怎么辦呢?眼看就三月份了,今年的評職還來的及嗎?
中州期刊聯(lián)盟的編輯來回答您這個問題——關于投稿不必擔心,大部分編輯均已正常辦公,可發(fā)社科類、文學類、教育類、物流、經濟等各方面的稿件。
很多刊物的編輯基本上都是過完節(jié)就開始線上辦公了,一點不影響投稿。唯一不確定的就是學報編輯了。學報因為是事業(yè)體制的,隨高校一起復工,所以現在很多學報編輯并不審稿,當然并不排除個別編輯部遠程辦公的情況,具體的需要跟編輯部確認一下。
如此看來,審稿組稿這些對我們的影響并不大,唯一有影響的就是出版問題了。
印刷廠和編輯部不屬于同一個部門,有的雜志也可能是外包出去的。疫情嚴重期間,印刷廠肯定開不了工,1月、2月的出版印刷進度就會收到較大的影響。如果你之前確定好刊期的刊物還沒有消息,可以跟編輯部聯(lián)系一下,看是否能出具一個錄用證明,只要不耽誤正常使用就好。
不能按時出版是一個方面,其次物流也是一個大問題。雖然你快遞業(yè)很早都已經開始復工返崗了,但是各地的快遞配送服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延誤,導致樣刊不能第一時間郵寄到作者手里。好在這些應該也都是小問題,don’t care!
再來說說收錄的問題,這個才是最沒有問題的。
知網在很早以前都已經在推廣優(yōu)先收錄這個功能,疫情期間,為了擺脫人工傳遞的舒服,知網信開辟的“印刷版”入口也開放了。只要上傳整期的印刷版論文就可以在網絡手法平臺實現一站式發(fā)布。論文上網更加快捷、高效!
總體看來,疫情對高校學術界的影響并不是很大。你怎么看呢?
當前疫情的勢頭有所緩解,勝利終將是屬于我們的。疫情過后,再見!
欄目分類
- 急!論文投稿后才發(fā)現參考文獻有AI生成的錯誤,請問會被退稿嗎?求編輯解答!
- 在市級黨報上發(fā)表理論論文,對評職稱有幫助嗎?
- 學術路線封神之路:博士-博士后-講師-副教授-教授-四青-院士-諾獎得主;如何一路晉升成為頂尖學術大能?
- 長時間的審稿周期容易引發(fā)一個問題:兩年前投稿的熱門選題,兩年后就會變得陳舊或者被其他人發(fā)表
- 評職稱認可的主流媒體等級金字塔來啦!凡是單位認定主流媒體,等同于CSSCI期刊論文的一定要關注好!
- 敬告剛進入大學工作的助教們,寫論文千萬別寫教學設計,你會發(fā)現真的發(fā)不出來了?。?!
- 審稿慢、要求高、關系稿多、動不動就“掉核心”……但罵歸罵,該投的稿一篇不少...為什么核心期刊做到了讓大家一邊罵一邊投?
- 審稿慢、要求高、關系稿多、動不動就“掉核心”……但罵歸罵,該投的稿一篇不少...為什么核心期刊做到了讓大家一邊罵一邊投?
-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關于“美國對華關稅政策的影響與應對”專題征稿啟事
- 許多學者的發(fā)展高度依賴導師資源,導致“學術近親繁殖”;沒有“大?!睂煹哪贻p人該如何突圍?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官方認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重磅!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錄看點分析!全網首發(fā)!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